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加入北约,威胁到俄罗斯安全,所以必须打,可打着打着,事情就变味了,俄罗斯不光占了乌东四个州,现在还继续往前推,甚至国内有人开始嚷嚷要重建“大俄罗斯“,这场仗,早就不是当初说的“自卫“那么简单了。 这仗打了三年多,莫斯科的调门已经从“安全防卫”悄悄换成了“历史疆域”,嘴皮一动,子弹照样飞。 普京的“红线”早就画到了第聂伯河西岸,8月15日阿拉斯加那场三小时闭门会谈,表面看是美俄领袖博弈,实则藏着莫斯科的战略漂移。 普京当面警告特朗普“北约军队进乌克兰就是开战”,转头却默认了用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换顿巴斯的方案,这哪是自卫反击,分明是土地置换游戏。 战场是最诚实的野心显示器,俄军战术从闪电突击变成无人机蚁群啃食,再升级到卫星制导炸弹洗地,背后是战略目标的悄然扩容。 2022年还喊着“去军事化”,2024年就公投吞并四州,到2025年夏天,红军城的争夺战已经打成血肉磨盘——这里离顿巴斯边界线早已百里之遥。 拉夫罗夫8月19日还在电视上扯“北约东扩原罪论”,却绝口不提俄军坦克正在朝第聂伯罗方向挪动。 克里姆林宫的理论家们早就备好了精神炮弹,2022年全俄军官大会上,“第三罗马继承者”的说法被重新抛光,东正教民族主义掺上苏联怀旧情结,调制成新型扩张主义鸡尾酒。 沙皇时代“收集领土”的执念借尸还魂,顿巴斯成了试吃品,哈尔科夫变成开胃菜,若真只为阻止北约东扩,何需把战线推到乌克兰腹地? 而西方军援成了俄罗斯的“战略漂白剂”,莫斯科一边骂北约送武器是“拱火”,一边把对抗北约当成无限开火的通行证。 俄国防部视频里T-80BVM坦克碾压乌军据点,社交媒体上却循环播放“北约威胁论”纪录片。 这种矛盾修辞法精心编织出一种认知迷雾:只要永远高喊自卫,就能永远合法进军,但看看战场坐标吧:三年推进两百公里,这哪是防御纵深的计算,分明是帝国边界的重绘。 经济账本暴露了真实野心,军费占GDP7%以上、通胀率超7%、石油出口量比战前跌三成——若真是为安全自卫,何至于让民众承受200卢布一瓶牛奶的代价? 卢布汇率在90关口震荡,背后是普京用民生换地缘赌注的决心,西方制裁固然难受,但克里姆林宫似乎认定:占领土比保汇率更划算。 国际社会的调停桌成了野心折射镜,特朗普8月18日突然离场致电普京,放风要安排普泽会晤,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却只含糊回应“支持提高谈判级别”。 所谓“以领土换和平”,本质是让乌克兰用法律文书认可武力征服的结果。 最危险的转变发生在意识形态战场,“俄罗斯世界”理念从文化概念蜕变为领土主张,普京的特别军事行动渐渐绑上了“重建大俄罗斯”的战车。 这早已超越2014年保护俄语族群的初衷,演变成对邻国主权的系统性重构。 当克里姆林宫智囊开始讨论“历史俄罗斯疆域”时,基辅的警报器就该响彻云霄——因为这种论调没有地理边界,只有欲望极限。 三年战事蜕变的何止是战术,更是战争本质,从自卫反击到领土扩张,从安全焦虑到帝国执念,莫斯科的枪口方向悄悄揭示了内心真相:枪膛里装的早已不是恐惧,而是野心。
俄罗斯初心已变,说白了,起初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原因是,乌克兰想加入北约,威胁到俄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08-22 11:28:53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