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的华语流行乐坛,就是一个全盛的时代,类似于歌手界的文艺复兴、百家争鸣

莫扎特说娱乐 2025-08-21 13:22:55

2000年前的华语流行乐坛,就是一个全盛的时代,类似于歌手界的文艺复兴、百家争鸣,诸神时代。 几乎每年都会涌现出更多风格迥异的优质型歌手出歌,每年都是各种神仙打架,每一位能走上擂台的选手都拥有自己大量的原创性代表作,以为这一首已经很好听了,足以封神,结果又来一个王炸,一山更比一山高。 听众被异常活跃的华语乐坛激活,华语乐坛又反过来更加积极努力的推陈出新,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反哺,听众对音乐风格的多元化需求日益增加,华语乐坛催生出林俊杰、周杰伦、张学友、王菲等优质现象级歌手! 现在的新生代歌手唱得很好,但是感觉音乐素养、对音乐文化水平不足,加上现在又是快消时代,感觉难以滋生出触动人的作品,将以前华语乐坛神仙打架时代的音乐底蕴消失殆尽。 听他们说话,不要说有啥思想内涵了,就对于音乐都知道不多。 还记得网络综艺节目《明日之子》的演出演唱,李袁杰作为参赛作者在表演完自己的原创歌曲《离人愁》。 在全网的播放量高达15亿,无数网红打着弘扬国风的幌子,争相模仿对口型。 因为这首《离人愁》与周杰伦的《烟花易冷》特别相似,乍一听又像《山外小楼夜听雨》,总之就像几首古风歌曲的拼贴版。 被当众点破李袁杰有点生气,立马怼起吴青峰不专业,还给自己贴金是宣扬国风。 他说:“我不了解的东西我不会去随意评价它,所以我现在坚持的东西就是国风的元素,我希望能带给同龄人一个观念就是国风,中国风是很好的”。 作为导师的华晨宇并没有直接开怼,而是先肯定了国风,随后给他出了一个考题。 华晨宇:“你一直在强调国风,我也懂国风,这样我想考一下你,但是我想让您古风即兴,我只要你弹一个和声,6级”。 李袁杰:“是和弦转换的那种吗?啊!这个我是真的不知道”。 华晨宇:“我觉得你应该要学习一下,因为作为一个创作者,乐理知识很重要”。 华晨宇:“你做出来的东西,你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这个是很可怕的,因为太浮躁了,然后就会标注自己是原创人物,你们会影响到观众的”。 但是有的歌手讲声乐、讲创作,能讲得特别透,歌手到最后也是拼内涵的,好作品需要深刻的思想和很高的精神境界,现在就是缺少这种作品,好听却没有思想的歌太多了。 华语乐坛落寞的重要因素,音乐开始廉价了,以前必须要花钱买唱片、磁带、CD才能听到的音乐,在互联网音乐兴起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免费了,做音乐的难以赚钱就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打磨音乐。 短视频兴起后听众连完整的歌都不听不唱,只需关注歌曲中的一小段或者几句,催生出很多套路和弦的歌曲,能赚钱的很少。 看到华语乐坛被某些东西淹没,看到创作人彼此模仿、产业链毫无想象力,然后再听两张欧美名盘或者硬地新专,觉得“哇,这才是审美”,直接就给了华语乐坛一颗“药丸”。 李宗盛说过“音乐是一个被低估的行业,人人觉得他能玩,但能成功的门槛很高。 真正的艺人,你不用去找他,你会看到他,他一定够亮,他的歌一定跟人家不一样。 媒体他们说什么振兴华语流行音乐,但振兴华语流行歌的责任是我们(音乐人)的,不是媒体的。” 李宗盛更点出影响流行音乐的两大至关重要因素:音乐创造者和音乐媒体。 现在的流行音乐不行了没人听了,这不是年龄滤镜,不是老年人只听自己年轻时的歌,而是真的不行了。 原因就是今天的流行音乐市场处于一个闭源状态,写一首歌每一个环节明码标价,出一首歌要花钱打通营销渠道。 而每听一首新歌也都要额外付费,创作和传播的开放性没有了,最需要流通才能产生价值的商品流通不起来了,这对于一个需要人的情感共振作为生存土壤的领域而言几乎是致命的。 流行乐坛 华语流行歌 80年代歌坛

0 阅读:0
莫扎特说娱乐

莫扎特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