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

古往剖析所 2025-08-21 10:46:02

这个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1艘航母都出动,再带上所有的先进装备,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胜利! 这句话甩出来的一瞬间,韩国舆论炸开锅。美军航母常常被视为海上霸主,是美国战略的门面。一个教授直接点名说出航母不管出动多少都无济于事,这个说法既大胆又充满争议。有人震惊,有人拍手,更多人好奇这背后到底是如何推演的。 航母曾是美国的战略支点。冷战时期,航母群像一只只巨兽横行海洋,全球部署,随时可以投射力量。美军常常强调,11艘航母就是制海权的保障。可局势在改变。新武器、新战法、新对手,让航母的地位不再稳固。韩国专家的话直戳痛点,打破了人们习惯的认知。 回溯背景,美国自己也在渲染大国竞争的紧迫感。国防高层强调,如果真的与中国爆发冲突,驻韩美军乃至全球美军都可能被拉进来。话音刚落,外界开始联想到航母会不会成为第一批投入的核心力量。航母数量摆在那里,11艘齐发的场景看似压倒性,却让不少军事观察者摇头。 韩国教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声并非偶然。美军频频在西太活动,航母打击群巡弋成了常态。与此同时,中国的海军扩张速度惊人,舰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数量并不是唯一指标,导弹技术的跃升才是让航母最担心的地方。一旦高超音速反舰武器形成体系,庞大的航母战斗群极有可能变成昂贵的活靶子。 航母的脆弱性并非纸上谈兵。军事研究机构指出,几枚反舰弹道导弹足以在极短时间内重创大型航母。过去,航母依靠防空与反导系统来化解威胁,如今面对高超音速导弹,拦截难度急剧上升。速度快、轨迹难以预测,让防御变得捉襟见肘。韩国教授正是基于这种现实提出观点,认为即便全部航母压上,也改变不了结果。 韩国国内听到这种表态,出现截然不同反应。一部分人认为这是直言不讳的真相,把航母神话彻底戳破。另一部分人则觉得过于夸张,低估了美军的整体能力。无论哪种态度,这段话让话题热度迅速升温,也把中国的军事崛起摆到更直观的位置。 美国方面对航母脆弱性早有警觉。近年不断加快新一代防御系统的研发,投入大量资金升级舰载雷达和拦截武器。美军演练的频率也明显提高,目的就是测试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但再多的升级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航母造价过高,体量过大,一旦损失一艘就是巨大的战略与心理打击。 对比之下,中国的战略思路更强调“以陆制海”。弹道导弹、反舰导弹、远程轰炸机,再加上岸基预警与探测体系,形成层层覆盖。航母群若贸然进入近海,将面临密集火力的围堵。韩国教授的论断,正是基于这种综合威慑环境做出的推演。 除了火力对比,数量差距同样值得关注。中国的舰艇总数已经超过美国,虽然吨位和远洋能力存在差距,但在本土近海作战环境下,数量优势能够发挥极大作用。大量护卫舰、驱逐舰与潜艇一旦配合岸基火力,足以让航母群陷入困境。 有人担心过于强调中国的优势可能忽视美军经验。毕竟,美军在全球作战与后勤保障上积累了数十年经验,航母机动与远程打击仍是独一无二的资产。但韩国教授的观点正是想强调,即便美军拿出全部家底,中国依靠现有防御体系也有底气守住。 福建号航母的下水与新一代国产航母的建造,更让外界看到中国并不是单纯依赖“航母杀手”。航母力量自身也在壮大。未来的004型航母若全面成军,中国海军在远洋投射上也会逐步追赶。韩国专家的结论,既有现实的威慑力,也映射未来的潜在格局。 航母是否会被淘汰,一直是军事圈的争论焦点。支持者认为航母依然是浮动的机场,能持续作战,能投送力量到任何角落。反对者则认为在高超音速时代,航母注定成为脆弱符号。韩国教授的表态站在后一阵营,但他并不是否认航母价值,而是指出在对华作战的特定场景下,美军的航母神话难以延续。 矛盾的张力在于,美军需要航母彰显力量,中国则有能力挑战航母地位。正是这种冲突,让专家的言论显得格外犀利。说美国航母群无论多少都赢不了中国,看似夸张,却反映战略格局的变化。 未来还会出现更多类似争论。航母的命运,导弹的发展,海上力量的消长,都会成为焦点。韩国专家敢于把这种观点说出来,不只是学术推演,更是一种对现实格局的直观判断。对于外界来说,这种声音提供了另一种理解方式:霸权工具未必永远神奇,大国博弈已进入新阶段。

0 阅读:124
古往剖析所

古往剖析所

剖析古往,解读历史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