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台儿庄战役,16岁的“狼兵”韦容松正在巡逻,途中他碰到了由6名日军组

月下影婆娑 2025-08-21 10:30:20

1938年,台儿庄战役,16岁的“狼兵”韦容松正在巡逻,途中他碰到了由6名日军组成的特工队,他决定干掉他们! 一个来自广西的普通少年,韦容松,十五岁那年,他的生活轨迹被战火彻底改变。 父母曾送他入学识字,希望他能有好的前程,但日寇全面侵华,国家陷入危难,学业被迫中断,民族的支离破碎和人民遭受的屈辱,让他燃起了愤恨。 那是一个全民抗战的时代,无数热血青年响应号召,韦容松毅然决定放下学业,投身保家卫国,他徒步百余里抵达南宁,一心渴望参军报国。 韦容松身材瘦小,招兵人员最初不愿接收,但他没有放弃,机智地谎称父母双亡,孤身一人,没有任何牵挂,只求上战场杀敌报国。 他的这份懂事和坚决,打动了招兵人员,最终他被收纳,编入桂军,后来成为桂军第48军的一员。 刚入伍,韦容松就被直接送往淞沪会战前线,那是一场异常惨烈的战役,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此浴血奋战,炮火漫天,他最初是后勤兵,负责搬运沉重的子弹箱,将炮弹压入炮筒。 他还冒着炮火给前线的战友送去子弹和手榴弹,虽然是首次上战场的新兵,面对眼前地狱般的景象,韦容松却没有被吓倒,还亲手击毙了两名日军,淞沪会战结束后,桂军损失惨重。 韦容松与少数幸存的战友隐蔽起来,后来被路过的部队带走,因为这次战功,他受到上级嘉奖,身份也从后勤兵转为真正的战斗兵,正式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战士。 1938年,韦容松随桂军第48军转战台儿庄,这场战役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 他奉命寻找一个失联的班,清点人数时,发现一个班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当韦容松最终找到失联的战友时,十余名兄弟已经全部牺牲,他们歪扭倒地,死状惨烈。 韦容松检查后发现,有的战友的伤口尚有余温,他立刻判断敌人刚离开不久,完全可以追击。 他心中燃起血债血偿的决心,向牺牲的战友敬礼告别,擦干眼泪,孤身一人迅速追寻敌踪,山路崎岖不平,荆棘划伤了他的手脚,但他咬紧牙关,加快了搜寻的脚步。 前方隐约传来声音,韦容松迅速躲藏起来观察,他发现六名身穿国军军服的人,正叽里呱啦地说着话,显得很高兴,看着衣着打扮,是日军无疑,于是提高了警惕,悄悄跟踪。 到了半夜,对方疲惫地停下来安营扎寨,韦容松卧在草丛中监视,六名日军中,五人已经熟睡,一人负责站岗,韦容松像狩猎的雄狮般耐心等待着最佳时机,站岗的日军疲惫不堪,坐下来闭目养神,最终竟睡着了。 韦容松抓住机会,迅速爬出草丛,箭步上前解决掉哨兵,他咬开五颗手榴弹的引信,掏出身上仅有的四颗手榴弹,准确地扔向熟睡的五名日军中间。 事后证明,这些被他杀死的正是日军特工队,他们专门从事暗杀破坏活动。 日军高层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精心培养的特工,竟然被一个年仅十六岁的中国娃娃杀死。 韦容松找到了牺牲战友的尸体,单枪匹马杀死六名日本特工,上级专门为他记了一功,连连赞叹他的英勇。 台儿庄大捷之后,韦容松转战湖南战场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日军飞机投弹炸成重伤,战友们紧急将他转运至后方医院。 然而就在距离医院仅几十米的地方,他们遭遇了日军的埋伏,韦容松与战友们全部以身殉国,那年,他年仅十六岁。 韦容松短暂而辉煌的生命,是中国十四年抗战中无数默默无闻战士的缩影。 那个时代,国家危亡,无数像他一样的少年,本该在学堂里读书,却不得不拿起武器走上战场。 他们用年轻的生命,筑起民族的血肉长城,用血肉之躯捍卫着家园,他的英勇事迹,是那个烽火岁月中无数悲壮故事中的一个,闪耀着不屈的光芒。 韦容松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保家卫国,什么叫血性与担当,他的牺牲,是中华民族为抗击侵略付出的巨大代价之一,也是那个时代无数家庭的共同悲剧。

0 阅读:0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