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A比端到端领先在哪里?VLA在辅助驾驶上的作用,是不是另一个营销泡沫?这个问

天鼎谈汽车啊 2025-08-20 23:13:11

VLA比端到端领先在哪里?VLA在辅助驾驶上的作用,是不是另一个营销泡沫?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

我的认知哈,VA,也就是现在的端到端,做现在大家讨论最热烈的防御性驾驶,也没问题。

无非加模型参量,加数据,采集的也好、生成的也罢。先用人类驾驶数据模仿一轮(模仿学习 IL),再去世界模型做强化学习(RL),在「世界模型」里疯狂刷题,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全做一遍。模型也可以把好的驾驶行为学出来的。

那VLA里L的价值究竟是什么?仅仅是辅助驾驶系统听懂用户语音指令的天然接口?

参加了“VLA主张”车企的活动,问了研发一哥,感觉也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

最近我悟了一点点,跟大家讨论一下,举个例子。

比如说辅助驾驶要在冰雪上驾驶,如果用端到端的方式,应该要在「世界模型」里生成各种各样的冰雪场景进行训练,让模型模仿出人类的正确行为。这比较吃「世界模型」的还原现实世界的细致度。

但什么是正确驾驶呢?降速、拉开跟前车的距离,加速、刹车、转向动作要轻柔。

我们来想一下人在这个场景下的思路哈。即便南方没怎么见过雪的同学,不需要大量的雪地驾驶经验,通过对冰雪环境的识别,也可以推导出上述的驾驶风格开车。

那辅助驾驶如果有「L」这个模块,看到环境是不是可以直接意识到,系统需要按上述风格开车。

那我们的目标,就可以将训练目标从 “精确复现物理” ,部分地转变为 “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 呢?

我听我很尊敬的研发大哥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生物总是朝着最高能量利用效率的方向进化,AI也一样。

基于上述的例子,VLA,是不是一个有着比端到端,更高能量利用效率的辅助驾驶实现方式呢?

0 阅读:0
天鼎谈汽车啊

天鼎谈汽车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