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降格处理!韩国的这一外交安排非常的特别!韩国新外长赵显上任以来,已经访问了美国、日本和印度三国,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作为韩国最重要的邻国,韩国与我们打交道时,在韩国外长还没有访华前,韩国却作出了另外一个安排。 韩媒称,李在明准备派遣特使团于8月25日左右访华。时间点选得如此刻意,就在赵显结束访印后的第三天,这简直就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中国:“政府不来,野党来。” 这哪里是正常的外交礼节,分明是对中国的降格处理! 韩国的政治格局一直是保守派与进步派的拉锯战。尹锡悦领导的国民力量党属于保守阵营,外交政策明显向美日倾斜,甚至不惜在台海、南海等问题上发表不当言论,导致中韩关系持续紧张。 而李在明领导的共同民主党作为在野党,为了争取国内支持,不得不采取与执政党不同的策略,试图通过加强对华关系来展示自己的“务实”形象。 这次特使团的成员名单就很有意思。前国会议长朴炳锡曾多次访华,与中方官员私交甚笃;金太年和朴钉被称为“中国通”,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了如指掌;最引人注目的是前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他的父亲正是推动中韩建交的关键人物。 这样的阵容,摆明了是要通过“历史牌”和“人脉牌”来修复中韩关系。 李在明派遣特使团访华,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经济压力。尹锡悦政府的外交政策在不断损害经济利益,比如,美国要求韩国限制对华半导体出口,尹锡悦政府竟然乖乖照做,导致三星、LG等企业的在华业务受到严重冲击。 韩国企业界对尹锡悦政府的不满已经到了临界点,尤其是稀土问题。韩国每年从中国进口约28亿美元的稀土,而2024年向美国出口的含稀土军工产品价值高达120亿美元,其中70%的原料来自中国。 如果中方继续加强稀土管控,韩国的半导体、汽车产业将面临灭顶之灾。特使团此行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希望与中方达成稀土供应的“特殊协议”,为韩国经济“止血”。 回顾历史,韩国在野党访华并非首次。2016年,共同民主党6名议员因反对萨德部署访华,虽然被执政党批评为“卖国行为”,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韩关系的紧张,这次李在明派遣特使团,与当年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但背景更加复杂。 如今的国际局势,美日韩联盟不断加强,韩国在印太战略中的角色日益凸显,尹锡悦政府甚至计划在2025年10月举办APEC峰会时,邀请美国、日本等国共同讨论“对华战略”。 然而,李在明的特使团访华,却像是在给尹锡悦政府的外交政策“拆台”。8月25日正好是中韩建交33周年纪念日,特使团选择在这个时候访华,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尹锡悦政府的无声抗议。 更有意思的是,李在明在特使团访华的同时,自己却飞往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这种“双线外交”的操作,分明是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试图为韩国争取更多的利益空间。 其实中国对韩国的外交安排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202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会见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时,明确表示中方愿同韩方一道,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然而,尹锡悦政府的所作所为却让中方感到失望。赵显在访美期间批评中国“成为地区问题”,这种言论严重损害了中韩互信,也导致他的访华行程被无限期搁置。 对于李在明的特使团访华,中方的态度是开放但谨慎的。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中方欢迎韩国积极改善双边关系,但需要看到“实际行动”。特使团此行如果能在稀土供应、半导体合作、文化交流等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将为中韩关系的回暖奠定基础。 反之,如果只是做做样子,那么中韩关系恐怕难以走出当前的困境。 韩国的这次外交安排,表面上看是执政党与在野党的政治博弈,实际上反映了韩国在中美之间的艰难抉择。经济上依赖中国,政治上却倾向美日,这种矛盾的外交策略,最终只会让韩国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如果尹锡悦政府不改变对华政策,这种“政府不来,野党来”的外交闹剧还会继续上演。我们希望韩国能够认清形势,珍惜中韩建交33年来的合作成果,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国关系重回正轨。
对中国降格处理!韩国的这一外交安排非常的特别!韩国新外长赵显上任以来,已经访问了
漫聊小知识
2025-08-20 13:04:26
0
阅读:131
用户18xxx44
韩棒子没有可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