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男子娶了个二婚带娃妻子,十多年来将妻子的女儿视如己出,然而,10多年后

月鹿简科 2025-08-19 17:17:40

湖北黄石,男子娶了个二婚带娃妻子,十多年来将妻子的女儿视如己出,然而,10多年后男子突然离世,留下价值600多万的房产和存款。亲生儿子认为自己是老爸唯一的儿子,财产都应该由自己继承,可继母认为,自己作为妻子,自己的女儿作为养女,都有合法的继承权。双方反目成仇,法院的判决让人意想不到。

【信源】《600万元遗产,继女能否继承?法院判了》,2025-08-15 08:32·极目新闻

在湖北黄石,一笔超过600万的遗产,成了一面家庭关系的照妖镜。当家里的顶梁柱程先生突然离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这份巨额财富究竟是福报,还是撕裂亲情的利刃?这个问题,沉甸甸地压在了他的亲生儿子、继母和继女心上。

黄石市下陆区法院的调解室里,空气几乎凝固。程先生的儿子小程,父亲的骤然离世像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他眼底翻涌着化不开的悲戚,更藏着一股拧成绳似的执拗 —— 那是对眼前一切的不肯相信,是连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倔强。

另一边,是他的继母姚女士和继姐小姚,满脸的疲惫与无奈。如今挡在彼此面前的,是程先生生前积攒下的家业 —— 房产、股票还有银行里的存款,加起来足有六百多万。

小程的观点简单而决绝:“姚小某不是我爸亲生的,凭什么分遗产?”在他看来,他是父亲唯一的血脉,理应是这份家产的唯一继承人。

可姚女士不这么想。她是程先生的合法妻子,女儿小姚虽然不是丈夫亲生,但十多年来,丈夫待她视如己出,这份情分难道是假的?她们当然也有权利继承。

谁能想到,这个剑拔弩张的法庭,与他们曾经那个温暖的家,形成了如此讽刺的对比。

十多年前,程先生和姚女士,两个都经历过婚姻失败的人,带着各自的孩子组建了一个新家庭。程先生在商场上是个利落能干的角色,回到家里却成了最有耐心的父亲;姚女士呢,把家里上下打理得妥妥帖帖,性子温和又贤惠。

这个家的幸福,并非刻意伪装。程先生对继女小姚的付出,丝毫不比亲生父亲少。小姚写作业,他会耐心陪伴;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教育开销,他毫无保留地一力承担;女儿大学毕业,他又像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帮忙规划未来。十多年的朝夕相处,程先生早已用行动,把“继父”这个称谓,变成了真正的“父亲”。

谁也没料到,一场猝不及防的白血病,像块巨石砸进这平静的日子里,把原本的安稳搅得粉碎。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在程先生病重的半年里,姚女士和女儿小姚日夜守在病榻前,陪他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遗憾的是,他走得太急,既没立下书面遗嘱,也无半句口头交代。这份沉默,却成了点燃家庭纷争的火种。

当亲情被金钱的阴影笼罩,冰冷的法条和温暖的人情,成了破局的关键。

法官眼下最要紧的,是先安抚小程那激动得难以平复的情绪。他帮小程理清了一个核心的法律问题:继承权,不只看血缘。

我国《民法典》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这里所说的 “子女”,范围可不算窄 —— 婚内所生的孩子、领养的子女,还有那些与继父母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都在其中。程先生十多年来对小姚的养育、教诲与呵护,早已在法律层面形成了扎实稳固的扶养关系。所以,小姚的继承权,有坚实的法律依据。

紧接着,法官给小程算了一笔“法理账”。这600多万财产,大部分是程先生和姚女士的婚后共同财产。所以,首先要分出一半,也就是300多万,这本就是姚女士的个人财产,跟遗产无关。

余下那 300 万属于程先生的遗产,按照规矩,该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来分 —— 也就是妻子姚女士、儿子小程和继女小姚这三个人,一般来说是每人各得一份,大体均等。算下来,如果严格依法判决,姚女士最终能拿到400万元(300万个人财产+100万遗产),而小程和小姚则各得100万元。

这个数字,让小程冷静了不少。法官趁热打铁,又开始算另一笔“感情账”。他引导小程回忆,这十几年,父亲是如何疼爱小姚,这个家又是如何和睦;父亲病重时,又是谁日夜守在床前尽孝。“你爸扶养小姚十几年,从读书到生活,钱是他出的。

他病倒了,守在床边的也是她们母女俩。这种关系,亲情上认,法律更认。”同时,法官也劝慰姚女士母女,希望她们理解小程刚刚丧父的痛苦与不安全感。

几番既讲法理又含人情的劝说,总算让两边心里那块冻了许久的坚冰,一点点化开了。姚女士首先打破僵局,她对着小程说:“我们不要那么多,能保证基本生活就行。”这句话,像一扇窗,让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透进了一丝光。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姚女士和女儿小姚共同继承137万元,其余所有财产都归小程。这个结果,不是法条冰冷计算出的数字,而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方案。

它没有追求绝对的公平,却保全了这个家庭最后一丝情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月鹿简科

月鹿简科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