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郎普:既然不请我,那我就自己安排了!阅兵那天,天安门城楼上不用留位置了,特朗普要在9月3号当天邀请新出炉的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访问白宫。 特朗普这一招,其实是他一贯的 “政治博弈” 风格的延续。首先,咱们得看看中国阅兵的背景。9 月 3 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邀请外国领导人参加阅兵,既是纪念历史,也是展示国际合作的姿态。但特朗普这次没被邀请,或者他自己选择不参加,背后可能有更深层的政治考量。 从特朗普的性格来看,他向来喜欢成为焦点。如果被排除在阅兵邀请之外,他肯定不会默默接受,而是会通过其他方式制造话题。比如这次邀请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访问白宫,就是典型的 “反制” 手段。特朗普在任时就很重视与波兰的关系,2017 年他访问波兰时,双方签署了 300 亿兹罗提(约合 540 亿元人民币)的 “爱国者” 导弹防御系统协议,还推动美国向波兰出口天然气。波兰在 2020 年又购买了 32 架 F-35 战斗机,总价值约 46 亿美元,这些都是美波军事合作的重要案例。 纳夫罗茨基作为波兰新当选的总统,8 月 6 日才宣誓就职,特朗普选择在 9 月 3 日邀请他,一方面是为了与中国阅兵形成时间上的竞争,另一方面也是想与波兰新政府建立更紧密的关系。特朗普在 2025 年 8 月 13 日与欧洲领导人的会议中,就曾要求波兰由总统纳夫罗茨基参会,而非总理图斯克,显示出他对纳夫罗茨基的重视。这可能是因为纳夫罗茨基所属的法律与公正党倾向于保守和民族主义政策,与特朗普的 “美国优先” 理念有更多契合点。 另外,特朗普在 2025 年 8 月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讨论乌克兰危机和双边合作,显示他仍活跃于国际舞台。他与欧洲领导人的多边会晤也表明,他试图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影响力,可能为潜在的政治复出做准备。邀请波兰总统访问白宫,既能展示他的外交手腕,又能巩固美波同盟,尤其是在防务和能源合作方面。 不过,特朗普的这一策略也存在风险。首先,中国阅兵是国际社会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活动,特朗普的缺席可能被解读为对历史的不尊重,影响美国的国际形象。其次,波兰作为欧盟成员国,其外交政策需要考虑欧盟的整体利益,过度依赖美国可能引发欧盟内部的不满。例如,波兰在难民配额问题上与欧盟的矛盾已经存在,特朗普的支持可能加剧这种分歧。 此外,特朗普的个人动机也不容忽视。他在 2025 年仍活跃于国际舞台,与泽连斯基、普京等领导人会晤,显示他希望继续在政治上发挥作用。邀请波兰总统访问白宫,既能展示他的外交影响力,又能为潜在的政治复出积累资本。例如,他在与普京会晤时提到可能组织美俄乌三边会谈,这种高调的外交活动有助于提升他在国内的支持率。 总的来说,特朗普邀请波兰总统访问白宫,既是对未被邀请参加中国阅兵的回应,也是其 “美国优先” 外交策略的延续。通过加强与波兰的关系,他试图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影响力,同时分散对中国阅兵的关注。然而,这种策略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观察后续的国际反应和实际合作成果。
特朗普误判了中国,但是同样的中国很多人在误判特朗普,尤其是在美国媒体对特朗普的报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