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的白菜心是怎样炼成的##解码长三角的白菜心#】长江之畔,钢城蝶变。从浓

大皖新闻 2025-08-19 08:48:16

【#长三角的白菜心是怎样炼成的##解码长三角的白菜心#】长江之畔,钢城蝶变。

从浓烟滚滚到生机盎然,从钢花四溅到新花怒放,从毗邻接轨到深度融合……马鞍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锚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走出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马鞍山的嬗变,不仅书写着传统工业城市的“重生”故事,更蕴藏着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

从长三角“白菜心”的生长历程中,我们能读懂什么?

透过历史的维度看,能读懂“白菜心”生长的“转型密码”。

曾经,马鞍山因钢而兴,拿下第一只火车轮箍、第一套高速线材、第一根H型钢、中国钢铁第一股等多项第一,赢得“江南一枝花”的美誉。但“一钢独大”的不合理产业结构,让钢城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成为当地百姓的一大遗憾。

从“十里钢城”到“智造名城”,马鞍山何以实现跨越?

是理念之变激活了“先天优势”。

转型,首要是打破“唯钢是举”的思维定式。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马鞍山将长江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从“铁腕治江”到渔民退捕,从跨区域保护江豚到设立全国首个“长江保护日”……“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秀丽风貌重现。理念之变,让马鞍山跳出路径依赖,为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是创新之力驱动了“换道超车”。

当“老技术”撑不起新发展,马鞍山以创新赋能破局。从“驰骋天下”的马钢轮轴到“骨脉八方”的优质型钢、高端特钢、精品薄板,再到响当当的“中国跑鞋”——复兴号高速车轮……可以看到,只有推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独木变森林”、未来产业“小树变大树”,才能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质变。

从“脏乱差”到“美如画”,从“传统制造”到“创新引领”,马鞍山的转型实践证明:传统工业城市的破局,关键在于以生态为基、以创新为要,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透过区域的维度看,能读懂“白菜心”生长的“融合密码”。

马鞍山居中靠东、拥江近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在此叠加。2024年,全市共签约长三角地区项目224个、总投资650.57亿元。

“长三角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胜势?融合发展的活力何以在这里迸发涌动?

是交通互联打通了“融合血脉”。

“要想富,先修路”,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同样适用。巢马城际铁路施工正酣,宁马城际铁路全线轨通,宁马高速“四改八”工程竣工,省际公交即将开通……从“隔江相望”到“跨江相拥”,交通硬联通让马鞍山与南京、合肥等都市圈城市形成“1小时通勤圈”,为要素流动扫清了障碍。

是产业协同锻造了“融合筋骨”。

抓产业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编写宁马产业合作研究报告,绘制南京“4266”产业体系对接图,聚焦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开展精准合作……马鞍山以产业之“进”支撑融合之“稳”。

是民生共享提升了“融合温度”。

融合的深度,最终要靠民生温度来检验。从宁马224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到“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分中心”落户,从宁马教研同城化到旅居康养项目签约……民生服务“软接轨”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马鞍山的融合实践表明:融合不是“依附”,而是“共赢”;不是简单的“物理拼接”,而是深度的“化学反应”,唯有找准定位、主动融入,才能在区域协同中实现“借船出海”“借力登高”。

透过文化的维度看,能读懂“白菜心”生长的“精神密码”。

有人说,马鞍山“建市史短”,1956年建市至今不过六十余载,但循着长江文化脉络,这座城市的历史又很长——近40万年前的和县猿人、距今约5800年—5300年的凌家滩遗址、李白笔下的“天门中断楚江开”……

文化如何为这座城市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是文脉传承守住了“城市灵魂”。

城市的竞争力,既看经济发展“硬实力”,也看文化“软实力”。马鞍山没有让历史文化“沉睡”,而是用心守护:凌家滩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性修缮太白楼、朱然墓等重点文物……这些文化符号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深厚文化支撑。

是创新表达激活了“文化价值”。

让文化“活起来”,才能更好传承下去。马鞍山用数字技术让李白等历史人物“隔空对话”,每年举办李白诗歌节延续千年诗意,打造凌家滩精品研学等文旅融合产品……通过新技术、新媒介、新语态,让传统文化从典籍走向生活、从遗址变为IP,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从“历史积淀”到“当代转化”,从“文化保护”到“价值释放”,马鞍山的实践表明: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唯有让历史文脉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才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马鞍山的转型发展之路,既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也为资源型城市破解路径依赖、重塑竞争优势提供了鲜活样本。

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奋斗逐梦中书写。

长江奔涌向前,马鞍山奋发向上!(安徽时评)

0 阅读:9

猜你喜欢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