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美国的飞机叫F35,俄罗斯的飞机su35,中国的飞机叫歼35。为啥数字都是35。是商量好的,还是有其它含义! 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什么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全球空军默契,也不是航空界开了个秘密峰会统一了数字规则,而是三场独立进行的航空大戏,各自唱着各自的曲儿,只不过凑巧都在各自的篇章里唱到了“35”这个音符上。 咱们先来聊聊大洋彼岸的美国F-35,这架飞机的大名是“联合攻击战斗机”(Joint Strike Fighter),简称JSF,它的名字里,“F”代表的是“Fighter”(战斗机),这是美国军用航空器命名体系里雷打不动的规矩。 除了F,你还会看到B(Bomber,轰炸机)、C(Cargo,运输机)、A(Attack,攻击机)等等,那这个“35”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呢?它其实就是美国战斗机序列里的一个“排位号”。 想想看,从二战后的F-86“佩刀”到后来的F-4“鬼怪”、F-15“鹰”、F-16“战隼”、F-22“猛禽”,数字是按照时间顺序一路排下来的。 只不过,这个序列号并非像咱们数数一样规规矩矩地一个接一个,中间可能会有因为项目取消、设计变动或者概念阶段就夭折的型号,导致某些数字被跳过或者不再使用。 比如F-23就曾是F-22的竞争对手,最终落选;F-32是F-35项目竞争中的另一家波音公司的方案,最终也是F-35胜出。 所以,F-35的“35”,就是美国国防部按照自己的一套内部逻辑,给它批下的一个崭新战斗机项目的编号,代表它在美国战斗机大家族里的特定位置,承载着取代多种老旧机型的未来重任。 目光转向北方寒冷的国度,看看俄罗斯的Su-35,这里的“Su”是鼎鼎大名的“苏霍伊设计局”(Sukhoi Design Bureau)的缩写。俄罗斯的飞机命名习惯和美国大相径庭,他们更喜欢用设计局的名称作为前缀,比如米格(MiG)、图(Tu)、伊尔(Il)等等。 那么Su-35这个“35”又是什么玄机呢?它可不是苏霍伊设计局造的第35款战斗机,而是苏霍伊家族里一个非常成功的“型号升级版”。 Su-35脱胎于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重型战斗机Su-27“侧卫”,你可以把Su-27比作一款广受欢迎的经典汽车型号,而Su-35,就是这款汽车经过了几十年技术沉淀、加装了最新发动机、航电系统、武器挂载能力后的“旗舰升级款”或者“年度改款”。 它继承了Su-27优秀的“底子”,但内在的“筋骨”和“大脑”都焕然一新,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 所以,这个“35”更多地代表了Su-27系列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和高度现代化版本,就好比一款手机型号“Pro Max”后面跟着的那个版本号,说明它是在原有基础上大幅进化的一个型号,而不是完全独立于Su-27之外的全新第35代产品。 最后,咱们再来看咱们自己的中国歼-35,这里的“歼”字,是“歼击机”的简称,代表它是一款承担空战任务的战斗机。中国的军用飞机命名也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和美俄两国都不同,而歼-35的“35”,同样是咱们国家根据自己的研发序列和项目规划给出的一个编号。 歼-35通常被认为是此前代号FC-31或J-31的国产隐身战斗机的正式型号,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隐身战斗机领域继歼-20之后,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这个“35”的数字,很可能就是中国航空工业在隐身战机或新一代战斗机发展路径上,给自己划定的一个项目代号或者顺序编号。 它既不是美军F-35的“孪生兄弟”,也不是俄军Su-35的“远房亲戚”,而是完全立足于中国自身航空科技发展需求和路线图上,一个独一无二的里程碑。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家公司内部,为了区分不同的核心研发项目,给每个项目分配一个内部代号,“项目35”正好就是当下最受瞩目的那个尖端项目。 所以你看,美国人编号像图书馆给书编目录,按顺序排下去;俄罗斯人编号像车企给经典款推新版本,不断迭代升级; 中国人编号像科研院所给重大项目编代号,按自身规划推进,而这三套完全独立的“游戏规则”,最终却不约而同地在数字“35”这里相遇,上演了一出全球航空界的“数字巧合”。
无论多资深的军迷,此刻都像个新兵蛋子。兔版“波塞冬”鱼雷来了!很多外媒都说是潜
【130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