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离婚,丈夫约定每月给孩子3000元抚养费。女子同意,可闺蜜却觉得太低,炫耀朋

心向白云边 2025-08-18 21:01:02

女子离婚,丈夫约定每月给孩子3000元抚养费。女子同意,可闺蜜却觉得太低,炫耀朋友的生活费有多高。在闺蜜的撺掇下,女子将丈夫告上法庭,结果走完程序一个月只剩下1500元了!于是女子要求闺蜜赔偿,闺蜜却不认账了。她觉得自己出于好心,凭什么赔偿? “你当初不是说法院肯定能判到8000吗?现在倒好,1500,连奶粉钱都不够!这责任你负得起吗?”小琪(化名)站在闺蜜面前,攥着法院判决书,声音发抖地质问。 她怎么也没想到,当初一句“为你好”的怂恿,竟成了她和孩子生活的灾难。 小琪和前夫结婚五年,有一个三岁的儿子。婚后生活并不富裕,前夫每月工资只有5000元左右,孩子出生后,开销越来越大,两人常常因为钱争吵。 闺蜜不止一次在小琪面前抱怨:“你老公赚这么点,怎么养孩子?要是我早就离了!” 小琪起初没放在心上,可时间久了,心里也渐渐生了怨。最终,在一次激烈争吵后,两人决定离婚。 离婚协议约定,孩子由小琪抚养,前夫每月支付3000元抚养费,另外教育费和医疗费各承担一半。小琪觉得这个安排还算公平,便签了字。 可离婚后,闺蜜却不断在她耳边吹风:“3000块?现在养个孩子多贵!我朋友前夫每月给9000,还额外请保姆!”“你太傻了,这么点钱根本不够,赶紧去告他,法院肯定支持你!” 小琪被说得动了心。她觉得闺蜜说得有道理,孩子上幼儿园、报兴趣班、日常开销,确实不止3000元。 在闺蜜的鼓励下,她找了律师,一纸诉状将前夫告上法庭,要求将抚养费提高到每月8000元。 法庭上,前夫提交了工资证明和银行流水,证明自己收入有限,无力承担更高抚养费。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原定的3000元已超出其支付能力,最终判决调整为每月1500元。 小琪彻底懵了。她不仅没多拿到钱,反而少了一半。 更糟的是,前夫因此对她心生怨恨,连原本承诺的教育费、医疗费也开始推三阻四。小琪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 她气冲冲地找到闺蜜,质问她为什么要撺掇自己打官司,并要求她赔偿损失。 可闺蜜却一脸无辜:“我那是为你好,谁知道法院会这么判?你自己要告的,关我什么事?” 小琪气得说不出话。她没想到,曾经最信任的闺蜜,在关键时刻竟如此撇清关系。两人当场大吵一架,从此断绝来往。 这件事很快在小琪的社交圈传开。 有人说:我真是看傻了!自己的事自己没点数吗?前夫一个月赚多少,自己心里没点谱?人家闺蜜动动嘴皮子,你就去法院动真格的?法院是你家开的?想要多少就判多少?最蠢的就是这种,自己没主见,全听别人瞎忽悠,最后搞砸了还怪别人。你孩子是你生的,抚养费该要多少自己不会算吗?活该!这下好了,1500块,看你怎么养!” 也有人表示:说到底,还是这女的自己有问题。闺蜜的话只是个引子,真正让她冲动的,是她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一听别人朋友拿9000,她就觉得自己的3000太少了,不平衡了。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前夫有没有那个能力。她打的不是“为孩子争取权益”的官司,而是“我不比别人差”的官司。结果呢?现实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成年人了,得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别一出事就找替罪羊。” 小琪现在只能一边打工一边带孩子,生活艰难。她时常想起当初闺蜜信誓旦旦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 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别人的建议可以听,但最终的决定,必须自己想清楚。毕竟,生活的苦,最终只能自己扛。 而那个曾经为她“出谋划策”的闺蜜,早已换了朋友圈,晒着新包、新旅行,仿佛从未发生过什么。

0 阅读:0
心向白云边

心向白云边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