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一名志愿军战士悄悄顺走一袋美军地雷,兴冲冲带回阵地向连长请功,谁知连长一见,顿时脸色大变,厉声喝道:赶紧给人原封不动送回去!
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钳,这把钳子,曾让不可一世的美军撞上了一桩百思不得其解的“鬼”事,把美军精心布下的天罗地网,变成了绞在他们自己脖子上的索命绳。 1952年,朝鲜战场已经到了僵持阶段,志愿军556团的阵地前,美军仗着工业实力,把前沿布置成了一片死亡地带。 绊发雷、压发雷、跳雷,连同雪地下的铁丝网和感应装置,这道无形的钢铁壁垒,死死卡住了志愿军的行动,别说渗透偷袭,就连最拿手的夜间“抓舌头”,也成了一场拿命去赌的冒险。 但谁也没想到,打破这个僵局的,会是一个来自甘肃农村的普通士兵。 姚显儒年少丧父,给地主放牛才勉强糊口,二十岁那年,被马鸿逵的部队抓了壮丁,当了好几年炮灰,直到解放,他才第一次活得像个人。 在这支官兵平等的队伍里,他找到了归属感,所以,当他踏上朝鲜战场时,想法很朴素:这支队伍给了他新生,为它拼了命,值。 这天晚上,姚显儒带队侦察,右脚尖忽然感到一丝极轻微的拉力,他心里一沉,踩上雷了,于是便立刻让战友后退,自己慢慢蹲了下去。 只见周围一片漆黑,姚显儒慢慢俯下身,张开嘴,用牙齿死死咬住那根冰冷的绊发铁丝,铁丝割破了嘴唇,血混着唾沫滴进雪里,但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姚显儒就凭着一这么副牙口,硬生生把铁丝磨断,最终冷静地拆掉了引信。 事后,他脑子里闪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姚显儒心想:这玩意儿既然能拆,为什么不能为我所用? 从此,昏暗的防炮洞成了他的研究所,他把缴获的美军地雷一个个拆开,对照着捡来的图纸,没日没夜地研究内部结构,他还找来废铁皮和竹片,自己动手做了一把简易的探雷钩。 姚显儒也不藏私,他把排雷的门道写在纸片上,贴在坑道里让大家学,又带着班里的战士用石头当模型,在雪地里反复练习。 没过多久,他带的八班就成了小有名气的“扫雷队”,硬是在美军的雷区里走出了一条安全通道。 不过,缴获的地雷越堆越多,成了坑道里的一大隐患,一天,连长来检查,看到这堆铁疙瘩,脸都黑了,说了一句:“赶紧给人原封不动送回去!” 别人听着是句气话,姚显儒却听出了弦外之音,“送回去”?怎么送,可是大有讲究,他想着,把这些地雷稍作“改装”,比如将爆炸的触发方向转个一百八十度,再悄悄埋回美军自以为的“安全区”。 夜幕降临,姚显儒和他的小队如同几个幽灵,潜入了美军阵地前,他们专挑美军巡逻队每天必经、早已习以为常的路线下手。 只见他们小心翼翼地挖开冻土,把这些动过手脚的“礼物”重新埋好,甚至用石头巧妙地换掉原来的地雷,再恢复原样,整个过程,除了风声,再无声息。 第二天,一队美军巡逻兵哼着歌,走在自己画出的“安全通道”上,结果一脚踩响了自家的雷,爆炸声接二连三地在不同地方响起。 美军彻底懵了,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亲手布下的防线,怎么会调转枪口对准了自己?恐慌迅速蔓延,阵地“闹鬼”的传闻四散开来。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姚显儒和战友们排雷上千颗,又用“奉还”的八十多颗改装地雷,炸得美军伤亡惨重,硬生生把他们自己锁死在了堡垒里。 战争结束后,姚显儒被授予一等功和“二级排雷英雄”称号,那把见证了这一切的铁钳就躺在博物馆里,而姚显儒用一把钳子证明,再坚固的壁垒,也防不住人的脑子。
【信源】中国军网——志愿军英雄传②|“起雷英雄”姚显儒:搬起敌人的地雷炸敌人;甘肃灵台门户网——姚显儒排雷
坐看云起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