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终于说出实话!美国惧怕的并不是歼20战力,真正让美军绝望的是,是中国造歼20像流水线一样。 当《NationalSecurityJournal》等美国权威媒体不得不承认“歼-20的生产速度才是真正让美军畏惧的秘密武器”时,世界终于看清了一个事实:中国航空工业的“产能革命”已悄然改写全球空中力量的格局。 在技术代差逐渐缩小的今天,歼-20如流水线般的高效量产,正成为撬动美军战略优势的致命杠杆。 曾几何时,中国战机产量被西方嘲笑为“蜗牛速度”。 然而,脉动生产线的引入彻底颠覆了这一认知。这条借鉴商用飞机制造经验的“智慧流水线”,将歼-20的生产流程拆解为数十个高效工位,多架战机同步组装,实现资源零浪费。 如今,歼-20年产量已稳定在100至120架,且具备进一步提速潜力。这意味着十年内,中国可部署近千架歼-20,远超美国F-22的187架现役量。 更致命的是,歼-20的全国产化供应链彻底摆脱了国际制约,从发动机到航电系统均由本土技术支撑,产能稳定性令美军望尘莫及。 美军焦虑的不仅是数字,更是歼-20嵌入的“体系化作战网络”。空警-500预警机以1000公里探测范围构筑“天眼”,配合歼-20的量子雷达,可在360公里外锁定F-35等隐身目标。 攻击-11无人机与霹雳-15导弹组成“饱和打击链”,单架歼-20可携带14枚导弹实施致命突袭。这种“预警-隐身-打击”的闭环体系,让美军在推演中陷入绝望:7架歼-20的98枚导弹齐射,足以在接战前摧毁过半F-22机群。 而美军F-35虽交付量超千架,却因分散盟国订单与供应链危机,实际战斗力大打折扣。现代战争的本质已从“单点突破”转向“体系消耗”。歼-20的流水线产能赋予中国前所未有的“持续作战能力”。 在台海、南海等高烈度冲突中,即便美军摧毁部分歼-20,中国仍能以“两架换一架”的速度迅速填补战损。 这种“消耗战优势”迫使美军面临两难抉择:若集中兵力防御某一区域,则暴露其他战线空虚;若分散部署,则面临歼-20集群的多点压制。正如美媒所言:“歼-20产能正将美军拖入无休止的消耗深渊。” 歼-20产能奇迹的背后,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系统性升级。从脉动生产线到全产业链自主化,从材料研发到智能制造,中国已构建起覆盖全环节的“军事工业生态”。 这种“体系化创新”打破了西方对高端制造的垄断,让歼-20的生产不再依赖“偶然的技术突破”,而是转化为可持续的“工业产能”。 当美国仍困于F-22生产线关闭、F-35成本飙升的泥潭时,中国正用工业实力重塑空中力量的游戏规则。 美媒的“实话”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歼-20的产能洪流面前,美军的技术优势正被迅速稀释。当中国战机如流水线般源源不断升空,美军的“空中霸权”神话,终将在产能差距的碾压下走向终结。 这场“工业与战略”的双重较量,正书写着全球军事格局的历史性转折。 对此,大家怎么看?
英国简氏防务发布惊人观点:比歼20迅速扩充更忧虑的事出现了,美军压力很大。2
【8评论】【8点赞】
用户96xxx82
依我看,我们的歼20的产能还是有保障的。我希望多量产歼20S+空警500+攻击11+无侦7,以及霹雳15.16.17。[赞][赞][赞].
用户96xxx82 回复 08-18 10:31
我也希望,把歼轰7、歼11改为无人机歼轰7和无人机歼轰11;象歼16D那样,把轰六K升级为歼轰六KD![哭笑不得][玫瑰][拍手][拍手][拍手][玫瑰][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