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22场官司,0次胜诉
他却把300多处教材错字钉在了墙上
2006年,信阳语文老师彭邦怀翻开人教版课本,一眼扫到60多个错别字。别人改作业,他改教材,一页页标红,攒成厚厚一摞证据。
出版社回信:谢谢提醒,不改。
教育局答复:教材有自主权。
他把回复折成纸飞机,继续写诉状。从2007年到2021年,法院大门进进出出22回,判决书堆成小山,理由几乎复制粘贴:学术自由,不便干预。
代价跟着来。作文班家长退费,职称停在“中级”,同事劝他别较真,他说:孩子背错一句诗,可能记一辈子。
2022年夏天,“毒教材”冲上热搜。出版社连夜道歉,教育部启动排查,修订后的课本悄悄改掉了他当年圈出的那行标点。没人再提败诉记录,但所有修订页都在替他签字。
有人问他值不值。
他笑笑:错字没赔我钱,可它再不敢留在孩子眼前。
较真的人不一定会赢,但一定让问题不敢再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