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绅不服气,多次争论,最后闹到了官府。负责案子的人觉得诗句和事情都有可疑之处,上报给巡抚,藩司、臬司也下令调解。 而卢某当时刚进幕府,看到案子就笑着说:“这地方本来就有重男 色这种风气,不能再助长了,何况是乡绅家?” 于是让人把扇子拿到官署,在上面草书一行:“既然甘心像女子一样藏着,又说什么有远大志向?这人的品行可想而知,婚事必 须断了。” 乡绅拿到这个判 决,羞得无地 自容,回家后狠狠鞭打儿子,逼着他认 罪。 儿子没法辩白,自 刎死了。女儿悲痛地说:“其实是我让弟弟写的,现在这样,是我害 死了他。” 说完也上吊自 杀了。乡绅没来得及救,又气又恨病倒了,最后成了残废。 而人们还在传扬他家的丑 事,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冤 情。 这案子过去好几年后,卢某忽然梦见自己拿着蒲葵扇,正要写字,身边有个女鬼,脖子上缠着白绫,哭得特别伤心。 醒来后,他吓得心直跳。又听到别人说的那些话,所以放下身段讨好庞眉叟,希望能躲过灾 祸。 庞眉叟责备他之后,又无奈地说:“这案子已经定了,就像你当初铁 笔写下的判 决,改不了了。只是因为造 谣的门客当时靠着权 贵,鬼 魂近不了他的身,所以你才多活了这些日子。如今那门客已经南下,在江上翻了船,死 路一条,难道你还能独自拖延?” 说完长叹一声。 卢某流着泪哀求,还提到自己有老母亲需要赡养。 庞眉叟不禁动容,说:“只剩一线生 机,你自己把握吧。” 随即屏退左右,低声说:“那门客被鬼 魂逼迫,投靠了相 国 门下做亲随,早晚侍奉在侧,才苟活到现在。如今听说阎 王要转 生人世,地府缺人,限三天内结完旧案。你若能得到陈公庇护,同住几晚,或许能躲过一 劫。我泄露天 机,罪 孽深重,明天一早也要离开这里了。” 卢某听完,深信不疑。等陈公退朝回来,就哭着求救。 陈公追问缘由,他把事情全盘托出。 陈公去问庞眉叟,对方答:“凭您的福德,庇护这一人不难。救不救他,全听您的。” 陈公慨然答应,让人把被褥搬到卢某房里,和他下棋,直到深夜才睡。当晚果然平安无事,连鬼 叫声也没再听到。 天亮起身,台阶上赫然有绳索的痕迹,侍从都觉得怪异。 陈公出门时,庞眉叟上前说要回邵武。陈公挽留,他坚决不肯,临别时,庞眉叟对卢某说:“剩下两晚,你千万别自误。” 卢某恭敬应诺,庞眉叟便匆匆出发了。 到了次日晚上,陈公下棋累了,和卢某坐着说话。半夜准备睡觉时,忽然听到帘钩轻轻响动。 陈公本就有戒心,连忙看去,只见两团黑气像淡雾一样,阴 森森地直冲卧室,让人毛骨悚然。再看卢某,已经呆呆地坐着像傻 子,陈公大惊,厉声呵斥驱赶,黑气顿时收敛,隐约现出人形。 侍从都看见了,是一男一女,约十六七岁,分别跪在陈公座位两侧。 陈公还没问话,女子就禀告:“蒲葵扇一案,您也该明白其中的冤情。如今卢某罪无可 赦,请您出去,别庇 护 凶 人,反而让您身边不得安宁。” 陈公这时已有些胆怯,勉强问他们的名字,正是那位乡绅的儿女。 陈公缓缓说:“罢了,这也是命啊!” 说着起身快步走出。 卢某虽然迷糊,还想挽留,陈公以换衣服为借口,急忙返回内室。过了一会儿,派人去看,回报说:“卢先生已经去世了!” 陈公越发震惊,不敢再进那房间,只让管家拿衣服被褥收敛尸体。 后来问起死状,侍从说他直挺挺跪在院子里,像在向人求 饶,口鼻有血 痕,死时膝盖还没伸直,筋骨僵硬,只能蜷曲着放进棺材。 陈公派人快马去浙江,召来卢某的家属,给了丰厚的丧葬费,让他们扶柩回乡。 对陈公来说,卢某的死如同失去左右手。不久后他升任布政使,仓促离任。 途中又遇到庞眉叟,陈公跟他说起卢某的结局和那两晚的怪事,语气中颇有怨 怼。 庞眉叟严肃地说:“起初我见您政 绩卓 著,以为可以庇护这小人。没想到您家教不严,卢某死的那天,您的长子收受了贿 赂,诬 陷一个良家女入 狱。上天因此削减您的福 禄,所以那些躲藏的鬼 魂才敢现身,甚至冒 犯您。幸好您见机行事,否则也要生病。不是我耽误您,实在是您自己误了自己!如今卢某已在阴间受遍刑 罚,即将转生,但不会再像前世那样得意了!” 说完告辞离去,陈公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时陈公的长子已在某州任职,他派人送信询问,儿子坚决否认。陈公因此郁郁不乐,没多久就因公务被降职为盐道,还没到任就去世了。 本篇故事源于《萤窗异草》,那把蒲葵扇,若不是卢某专断,案子未必不能昭雪。凭个人意气错判案件,本应受阳间刑 罚,只在阴间受罚,已经是侥幸了。(字数受限,上篇链接发在评论区)
乡绅不服气,多次争论,最后闹到了官府。负责案子的人觉得诗句和事情都有可疑之处,上
史迹追踪者
2025-08-15 18:05: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