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最害怕的事发生了,大陆将上马大工程,2300万台湾民众受益。赖清德最怕的是啥,就是岛内居民和大陆越来越亲切啊。 最近大陆又动工了一个大工程,估计赖清德都要辗转难眠了,这是个什么工程呢?其实就是给金门的供水工程。这也让很多人奇怪,金门为何需要大陆供水,他们那么缺水吗? 这项计划明摆着要让2300万台湾同胞尝到两岸融合的甜头,偏偏赖清德最怕的就是这个:岛内民众和大陆越走越亲,他那套“互不隶属”的政治戏码还怎么唱得下去? 金门供水这事听起来是个基建项目,背后却藏着两岸民心的拉锯战,难怪有人调侃赖清德听到风声后,辗转反侧的程度可能比金门过去缺水的日子还难熬。 金门缺水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别看它和福建厦门就隔着一道窄窄的海峡,地质却是花岗岩为主,雨水落地根本存不住。 当地年降水量虽然能到1000毫米,但蒸发量竟高达1581毫米,一加一减等于白忙活。 过去金门人只能靠疯狂抽取地下水过日子,结果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全来了,连种个菜都成问题——菜苗不浇水未必死,浇了盐化的水反而死得更快。 金门前县长李炷烽就提过自家学弟的惨痛经历:退休种菜梦直接泡汤。2018年之前,金门人均淡水占有量连国际贫困线的六分之一都不到,说是“水比油贵”都不夸张。 转机出现在2018年8月5日。这一天,福建正式启动向金门供水工程,晋江的清水顺着27.93公里的管道,跨越海峡流进金门田浦水库。 七年下来,累计供水量超过4300万吨,占到金门自来水厂日常供水量的八成以上。 最直观的变化是:地下水依赖率从68%骤降到5%,土壤盐碱化缓解了,洗澡不用掐着时间凑批次了,连金门高粱酒都因水质稳定而产量翻番。 台湾前民意代表曹原彰说得实在:“每100杯金酒,81杯的水来自大陆”。金门从战地前沿变身两岸融合样板,这水送的既是生计,也是人心。 但金门发展脚步没停,用水需求还在涨。旅游业兴旺了,酒厂订单增加了,现有每天2万吨的供水量逐渐不够用。于是大陆今年拍板:上马第二通道!计划2026年启动,5到8年建成。 这次直接从龙岩汀江调水,经漳州、厦门输往金门,设计年引水量高达7亿吨,相当于把日供应能力从现在的2万吨拉到280万吨,翻了140倍。 赖清德当局嘴上硬撑“金门水源充足”,却被当地居民怼了回去:“你们又不住金门,怎知我们够不够?” 事实上,金门人早用脚投了票:2020年就有700多名乡亲专程到泉州参观供水工程,看完直接泪目——27公里海底管道送来的不仅是水,更是实打实的诚意。 大陆的应对策略其实很清晰:一手送水通电惠民生,一手亮剑反制震“台独”。比如自主研发的海底电缆切割技术,能精准切断4公里深海的通信光缆。 台湾对外联系的14条海底电缆,真要有事几小时就能让岛内变“信息孤岛”。但这技术针对的从来不是台湾民众,而是少数冥顽不灵的“台独”分子。 毕竟大陆目标始终明确:用基建实力和民生红利拆穿政治谎言,让台湾同胞看清谁在制造对立,谁在守护福祉。 回头再看福建这三十年的坚持——从1995年首次承诺“向金马供水”,到2018年通水,再到如今二通道规划,本质上是用一滴水、一座桥、一根电缆编织的融合网。 金门从炮火前沿变成和平枢纽的蜕变已经证明:两岸关系从来不是零和博弈,共饮一江水的亲情,终将冲垮人为筑起的高墙。 赖清德们越抗拒,大陆的工程车就越轰鸣,毕竟民心所向的活水,谁都挡不住。 参考资料: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累计安全稳定供水超4000万吨 2025-03-21 17:55·海峡网
陈水扁以“老师傅”姿态训话赖清德,开出四剂“急救药方”:1.让卓荣泰留任“行政院
【7评论】【6点赞】
七月新番战国明月正在新更
瓜熟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