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慈禧逃亡至山西首富家,临走时,慈禧向乔家借10万两,乔致庸扑通一声跪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15 09:14:16

1900年,慈禧逃亡至山西首富家,临走时,慈禧向乔家借10万两,乔致庸扑通一声跪倒在地:“30万都行,但您得拿一样宝贝换,”乔致庸说完,慈禧乐开了花:“这有何难!” 清末那会儿,山西祁县有个乔致庸,1818年出生在个商人家庭里,父母早早没了,由大哥乔致广拉扯大。他本来想走科举路子,考中秀才,可大哥突然病故,家业没人管,他就扔下书本接手生意。乔家从祖辈乔贵发开始,就靠贩豆腐起家,后来扩展到粮店、当铺、票号啥的。乔致庸接管后,重点搞票号,开了大德通、大德兴这些,业务遍布全国,汇兑银两方便得很。他娶了好几房媳妇,生了不少孩子,不过好多早夭了。家业壮大了,他就主持建乔家大院,从同治年间开始,一点点扩建,占地大,院落多,防御也强。慈禧太后呢,1835年出生,叶赫那拉氏,满洲人,咸丰帝妃子,后来通过政变垂帘听政,掌控清廷几十年。她推动过自强运动,可决策失误导致甲午战败,国力弱了下去。到1900年,义和团运动闹起来,她支持排外,结果招来八国联军入侵。 义和团运动从山东起头,拳民们反洋教,喊着扶清灭洋。慈禧太后一开始犹豫,后来见势头大,就在1900年6月下诏支持义和团,宣战列强。可义和团装备差,刀枪不入的说法纯属迷信,很快就败了。八国联军从天津打到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和亲信仓皇出逃。路线从北京出德胜门,经宣化、张家口,翻太行山,到山西大同,再南下太原、临汾,一路往西安去。途中缺钱花,山西巡抚丁宝铨召集当地商人商量借银。各商号都不敢出头,怕朝廷倒台收不回钱。只有乔家票号代表贾继英站出来,说愿意帮。慈禧召见乔致庸,他当时82岁高龄,提出借30万两,但要换太后亲笔写字。慈禧同意,写了“福种琅嬛”四个字,这词出自神话,意思是福地藏宝,寓意乔家福气绵长。乔家拿这字当宝贝,慈禧借到银子继续逃亡。 乔致庸这事儿办得精明,那四个字不光是墨宝,还代表朝廷认可,提升了乔家地位。慈禧逃到西安后,命内务府做成巨匾赐给乔家,挂在大院门上。乔家票号生意更火,接了不少官银汇兑,财富积累如山。乔致庸晚年不管事儿了,交给孙子乔映霞打理。他1907年去世,享年89岁,葬礼办得隆重。慈禧1908年病逝,清廷摇摇欲坠。乔家后代继续经营,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票号体系乱了。军阀混战时,银子外流,生意难做。日寇入侵更糟,乔家产业受重创,一步步衰落下去。乔家大院几经变迁,现在成了文物,记录着那段晋商历史。 乔致庸掌家时,乔家商业网点达200多处,票号业务覆盖南北。慈禧逃亡借银事件,让乔家声名大噪,其他商人羡慕不已。慈禧支持义和团,本想借力排外,结果适得其反,加速清朝灭亡。乔家借银换字,表面看亏本,其实赚了名声和社会关系。清末白银外流严重,乔家票号也受影响。乔致庸注重用人,网罗人才如阎维藩这些人,帮着扩展业务。慈禧决策屡屡出错,从甲午到庚子,都让国家赔本。乔家大院建筑精巧,体现了晋商财富和文化。慈禧逃亡路线长达两个月,在山西停留50天,靠地方支持才行。乔家后续发展靠继承人乔映霞,他维持了票号运作,但时局动荡,难以持久。 乔致庸弃学从商后,迅速壮大乔家,开了复盛公等号,在包头等地扎根。慈禧垂帘听政几十年,干预朝政,导致光绪帝无实权。庚子事变中,慈禧下令杀外国人,酿成大祸。乔家借银事件,丁宝铨上奏记录,成了历史佐证。慈禧逃到西安后,才和列强议和。乔家票号在清末帮朝廷汇兑军饷,获利不少。慈禧决策如宣战十一国,赔款4.5亿两,年息累加到9.8亿两,百姓苦不堪言。乔家后代乔景仪、乔景俨扩建大院,到民国才完工。慈禧西逃不回东北老家,因东北有俄军威胁,选择西安安全。乔家商业模式老化,没跟上时代,是衰落关键。 慈禧太后在逃亡中,借银不止乔家一处,其他山西票号如日升昌也出力。乔致庸活到89岁,见证了乔家巅峰。义和团从反教到进京,慈禧利用他们对抗列强,却失控。乔家大院有六个院落,各有功能,体现了家族管理。慈禧回京路线绕河南,避免直路风险。乔家衰落后,产业分散,子孙不肖也占部分原因。慈禧病逝前一天,光绪帝也亡,疑点多。乔致庸注重儒商,选家训指导生意。义和团失败后,清廷镇压他们,转而求和。乔家历史从清道光到民国,跨越百年兴衰。 乔致庸孙子乔映奎等人,继续经营到抗日时期。慈禧支持义和团,杀了德国公使,激化矛盾。乔家票号禁汇官银一度解除,帮了忙。慈禧逃亡耗时70多天,途中艰辛暴露统治弱点。乔家商业网连接全国,促进经济流通。慈禧决策失误,让清朝赔款巨额,加速灭亡。乔家大院保存完好,成了晋商代表。义和团运动影响深远,改变了列强对华政策。

0 阅读:299

猜你喜欢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