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呼吸科医生,开的不仅是方子,更是希望。每一次问诊,我都先让患者坐下,拉平他们的目光。呼吸系统疾病像迷雾,实则是气道淤堵。气管、支气管、肺泡本应在胸腔顺畅通气,一旦出现炎症、痉挛或阻塞,便会引发咳嗽、气喘、胸闷。患者先感憋闷,继而咳嗽、咳痰,这些都指向呼吸系统需重新疏通。 我的工作是将这些信号译为可追踪的指标:肺活量、血氧饱和度、痰液性质及胸片影像。我要做的不是简单让指标回归 “正常”,而是让气道重归通畅,使人体恢复充足供氧与顺畅排气能力。 面对患者,我很少直谈指标,更愿告知他们:肺活量低并非绝望,只是需为肺部争取恢复时间;血氧饱和度异常不代表危险,是呼吸系统发出的调理信号;咳嗽不止也非终点,是气道在清除异物。 常被问及 “这个过程要多久?”,我给不出确定日期,却能给予确定陪伴。 每一次复查都是并肩而立的里程碑。方子只是疏通气道的工具,真正支撑患者的是他们对 “恢复正常呼吸功能” 的相信。这便是呼吸科医生的日常:用专业疏通气道,用陪伴守护希望。
高压正常,低压偏高。这种情况怎么办?门诊常遇到这样的患者:高压始终稳定在1
【3评论】【5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