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李在明的期待过高了,他已经拒绝出席九三阅兵,最让人惊讶的是,他任命的韩国外长表态说,中国崛起是挑战!对于李在明这个人,从上任至今,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有两个。 要知道,这几年中韩在经贸、文化上绑得有多紧,多少韩国企业靠着中国市场吃饭,多少普通人盼着两边能多走动走动。他这一拒,不光让期待两国关系升温的人凉了半截,连带着民间那点热乎劲儿都得降降温。 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他任命的外长,居然公开说 “中国崛起是挑战”。这话一出口,简直像往平静的水里扔了块石头。这些年中国市场给韩国带来了多少机会。从汽车到化妆品,从韩剧到旅游,中国消费者捧红了多少韩国品牌。 要说挑战,合作里哪能没点磕磕绊绊?但把崛起本身当成挑战,这格局就显得小了。明摆着,这话说给谁听的,大家心里都有数。 其实李在明上台这阵子,有两个特点特别显眼,想不注意都难。 头一个就是对美国那股子顺从劲儿。美国在亚太这边搞点啥动作,韩国往往是第一个站出来捧场的。就说美军要在韩国加建军事设施那事儿,国内多少民众上街反对,担心自家成了别人的 “弹药库”,可李在明政府嘴上说着 “会考虑民意”,转头就给美军开了绿灯。 还有贸易上的事儿,美国说要限制这个、制裁那个,韩国跟着就动,哪怕自家企业的订单掉了一大截,也得硬着头皮跟。老百姓看着着急啊,说好的 “自主外交” 呢,怎么成了别人说啥咱干啥。 另一个特点,就是对尹锡悦那股子狠劲儿。本来嘛,政治阵营不同,政见不合很正常,但李在明这操作有点过了。尹锡悦在任时推的那些政策,不管好坏,几乎被全盘否定。就说那个给中小企业减税的政策,明明让不少小老板松了口气,结果新政府上来就说 “不合时宜”,直接给停了。 还有文化交流项目,尹锡悦时期好不容易打通的中韩民间交流渠道,也被生生掐断了。更别说议会里那场面,只要提到尹锡悦,李在明这边的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不是质询就是调查,搞得朝堂上天天跟吵架似的。 这两种态度碰在一起,麻烦就来了。 对外这边,跟着美国跑得太欢,韩国自己的路反而越走越窄。就说半导体吧,美国一施压,韩国就不敢跟中国好好做生意,结果,自家企业的库存堆成山,中国市场被别人抢了去。 还有外交上,本来韩国可以在中美之间当个 “中间人”,左右逢源赚好处,现在倒好,硬往美国那边靠,把自己逼到了墙角。前段时间东盟峰会,韩国想谈点合作,人家一听说它跟美国绑得那么紧,都不太敢深聊,生怕惹麻烦。 对内就更热闹了。两派斗得跟乌眼鸡似的,正事全耽误了。教育改革方案提了半年,就因为两派互相拆台,到现在还躺在议会桌上。老百姓盼着的医保升级,也因为 “这是尹锡悦时期的构想” 被搁置了。街头抗议更是家常便饭,今天你支持李在明,明天我挺尹锡悦,吵来吵去,最后受苦的还是小老百姓。 最让人捏把汗的是朝鲜半岛这局势。北边时不时搞点军事动作,南边按理说该拿出点自己的主张,可李在明一门心思跟着美国走,美国说强硬就强硬,美国说缓和就缓和,自己一点主心骨都没有。 前阵子朝鲜试射新导弹,韩国这边除了跟着美国喊几句 “谴责”,啥实际办法都没有。老百姓看着隔壁邻居家的导弹飞过头顶,能不心慌? 其实说到底,大家期待的哪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变革。不过是希望领导人能把韩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该硬的时候硬,该灵活的时候灵活。 对美国,能平等坐着谈,别总当 “小跟班”;对国内,能少点内斗,多干点实事;对周边国家,能放下身段好好合作,毕竟邻居处好了,日子才能好过。 可现在看下来,李在明似乎还没搞明白这些。要是再这么下去,别说实现大家的期待了,能不能稳住眼前的局面都不好说。毕竟,国家发展靠的不是跟风站队,也不是内耗扯皮,而是实打实的智慧和担当。这点道理,希望他能早点想明白。
很多人对李在明的期待过高了,他已经拒绝出席九三阅兵,最让人惊讶的是,他任命的韩国
古今知夏
2025-08-11 18:14:29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