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陈赓在上海见到了小姨子。多年不见,小姨子出落的亭亭玉立,已长成了大美女,这让陈赓有了个想法,便说:“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小姨子脸通红,说:“可以去见一见,合适的话就和对方处一处!”
陈锡联是陈赓在革命岁月中结下深厚情谊的战友,他的妻子栗格1948年因病离世,留下一个三岁的儿子。
陈锡联忙于军务,又要照顾幼子,生活颇为艰难,其实早在五年前,陈赓就动过撮合两人的心思,但陈锡联自觉比王璇梅年长七岁,又带着孩子,怕委屈了对方,这事便搁置下来,如今见到王璇梅落落大方,陈赓决心再试一次。
他直截了当向王璇梅提出介绍对象,王璇梅虽红了脸,却并未拒绝,只说若对方人品可靠,愿意接触看看。
陈赓对陈锡联再了解不过,这位战友14岁参加红军,18岁当上副师长,打仗勇猛果决,人称“小钢炮”,生活中却忠厚朴实,陈赓当即拍板,连招呼都没打,直接带着王璇梅赶往武汉。
当时陈锡联正率领第三兵团指挥部筹划进军西南的作战方案,忽见陈赓风风火火闯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位短发圆脸、眉眼清秀的姑娘。
陈赓一把拉过陈锡联,指着王璇梅问:“胖子,你看我妹妹俊不俊?”陈锡联一时愣住,以为老战友又在开玩笑,直到陈赓郑重说明这是同志的亲妹妹,他才恍然大悟。
王璇梅对陈锡联并不陌生,她早听过这位将军的威名:抗战时夜袭阳明堡机场炸毁日寇24架战机,被称作“八路军首战大捷”;带兵打仗雷厉风行,34岁就成了全军最年轻的兵团司令。
更难得的是,陈锡联生活极其简朴,一把藤椅用几十年都舍不得换,眼前这位将军虽因丧妻眉宇间带着憔悴,却掩不住一身正气。
两个性格内敛的人初次见面,拘谨得说不出话,陈赓急得两头传话,一会儿教陈锡联主动些,一会儿提醒王璇梅别太害羞。
这场景倒让陈赓想起当年自己追求王根英的往事,那时他连写情书被王根英贴在墙上公示都不退缩,如今撮合战友自然更卖力。
在他的穿针引线下,陈锡联和王璇梅渐渐敞开心扉,陈锡联坦诚自己的顾虑:年长七岁,还有个三岁的儿子。王璇梅却只说了一句:“孩子没娘更可怜。”
1949年8月,这对新人在战友见证下结为夫妻,婚礼上陈赓笑得开怀:“我和锡联先是同志,再成战友,如今做了连襟!”
婚后的妻子将继子视如己出,又接连生下三子一女,她默默操持家务,让丈夫全心投入国防建设,丈夫对妻子敬爱有加,两人一生相敬如宾,从未红过脸。
四个子女在严格家教中长大,长子陈再强考入哈军工,后来成为沈阳军区审计局局长,获大校军衔;次子陈再文投身空军,1982年执行飞行任务时不幸殉职,年仅31岁;三子陈再方从军后屡建功勋,晋升为中将;幼女陈再红则扎根教育事业,培育桃李无数。
1999年,85岁的陈锡联病逝北京,王璇梅守着与丈夫的回忆深居简出,子女轮流照料起居,这位历经百年沧桑的老人,至今仍以102岁高龄安享晚年。
一段战火中牵起的红线,最终成就了相守半生的姻缘,也留下革命年代特有的温情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