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南京照相馆》中,有一幕是国军溃兵想要通过城门结果却被把守在这里的另一支国军部队拦住,双方争执不下后,最终因此发生了严重的火拼。 而这个场景,在历史上的南京保卫战中是真实存在的。 1937年12月10日,已经突破南京外围防线的日军主力部队,向南京多个城门发起疯狂进攻,尽管守城国军官兵拼死抵抗,但在敌强我弱的局势下,城门接二连三的被突破。 由于南京岌岌可危,蒋介石便向防守南京的最高长官唐生智下达了“相机撤退”的命令,而在经过会议上的讨论,唐生智最终决定,部队撤离南京。 不过,在下达撤离命令时,唐生智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 当时他向各部下发的书面命令,是要求大部从正面突围,换句话说,就是打出去,但在下达这个命令的同时,他又口头下达了一道新的指令。 这道指令,是让包括74军等中央军部队,可以在合适时机放弃阵地撤退。 而这道命令,直接引发了其他非中央军嫡系部队的不满,凭啥我们在这里苦苦抵抗,你们中央军就可以先行撤退? 于是,一场混乱由此开始。 当时有多个国军部队在得知要撤退后,当即就放弃阵地直接逃走,这就让日军很快往里推进了一大部分。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担负掩护撤退任务的部队,根本去执行掩护任务,而是第一时间逃离了战场。 这么一来,混乱就不断在加剧,而当时国军36师的任务,是防守在下关一带,以保证司令部等可以这里安全离开,结果当其他溃兵得知下关还算安全并且也有船之后,马上就朝着这里涌来。 结果到了这里,36师却不放行,双方争执之下大打出手,造成了不小的死伤。 另外在其他地方,混乱也在加剧,其中有一个士兵因为被人推到后,又因为遭到踩踏久久无法起身,悲愤之余直接拉响了手榴弹,最终造成周围一大片同僚伤亡。 整个南京保卫战的最后阶段,国军基本已经陷入了混乱失序的状态,除了那些侥幸逃出去的部队外,有数万国军没能离开,而这些人,最终大部分被日军一一残忍杀害。
电影《南京照相馆》中,有一幕是国军溃兵想要通过城门结果却被把守在这里的另一支国军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5-07-31 19:18:04
0
阅读:2767
汉末长歌
粤军正面打出去了,虽然伤亡惨重,却是唯一一只整建制突围成功的部队。东北军正面突围一部分,剩余的选择就地防守,南京陷落三天后还有鬼子与他们作战的记录。宪兵选择与南京共存亡,包括司令萧山令将军在内,全体战死。
用户10xxx89
胆吓破了,国民党军队实在废物,没什么好说的,冲出去死,总好过被鬼子虐杀。没有气节!
这就是我
指挥混乱,唐生智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大部分人是不主张守的,就他装逼誓于南京城共存亡,烧毁所有船只,结果给自己留了条快艇跑了
这就是我 回复 08-07 16:42
都这份上了还政治影响,蒋是寄希望于西方调停
这就是我 回复 08-07 17:24
蒋是当中国军队的最高统帅,他不拍板谁拍板?晕
司徒有虚名
投降的南京国军中,98%被日军杀掉,只有2%混进百姓中
心海 回复 08-06 11:19
秦汉的爹孙元良躲在鸡院里
心海
果粉民国粉都是蠢货
用户17xxx44
国军浴血抗日是事实,但国军领导层真的不敢恭维[并不简单]
志钦ZQin
老蒋知道守不住,但是一枪不发就丢掉南京脸上又挂不住,于是这些人的生命就成了别人的脸面
王者风范
看《南京照相馆》,里面有一个镜头日本用中国人祭奠他们死去的士兵,我家人小声问我,这些人为什么不反抗?我说没有信仰,不知道为什么儿战。没有统一指挥,没有人组织反抗。太相信日内瓦公约和相信日本不会屠杀,最重要一条是,兵荒马乱的,没交通工具没法跑远,当时是冬天穷人也没地方去。
用户10xxx99
一口外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