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ram鞋底如何改写登山史?
傲丝小欣妹妹爱潜水
2025-07-11 15:02:14
在刚结束的上海 ISPO 展上,Vibram 展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鞋履。这个靠橡胶鞋底改写登山史的品牌,把半个多世纪的传奇都摊开在了观众面前。
观众穿行于1950年代至1980年代的传奇展品间,能近距离触摸近百年登山史的橡胶印记。
50年代,初代黑底logo登山鞋亮相,彼时欧洲搭载橡胶鞋底的靴子都被称为“Vibram登山靴”;
60年代,第一代黄金八角标登场,搭载当时最前沿的‘Marca Oro’(金牌)复合材料;
80 年代,Vibram 推出的 Grip 大底,是专为自由攀岩设计的高粘性配方,随后被不少顶尖攀岩选手采用。
在专业登山领域,Vibram始终以鞋底科技构筑安全屏障。广受信赖的“V底”,底气源于性能配方、鞋底科技与齿花设计的深度协同,这种创新融合,不仅实现了1+1+1>3的效果,更奠定了Vibram在鞋底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作为全球鞋底技术领域的领军者,Vibram与山脉的深厚渊源始于1935年。
当时,品牌创始人因亲历登山事故认识到,缺乏应对复杂路面与严寒气候的专业鞋履,是导致事故的重要原因。1937 年,他研发的首款登山橡胶鞋底 Carrarmato 问世,之后不仅助力人类在 1954 年首次登上 K2 峰,也推动了登山方式的变革,成为Vibram与高山探险关联的基础。
展会现场,Vibram为攀登爱好者设置互动留言板,抛出趣味登山话题,爱好者们写下自己与登山结缘的小故事,分享着登山带来的蜕变和想法,与Vibram实现对话。
诞生于 88 年前的 Vibram,曾以颠覆之姿为登山运动带来革命。此后,品牌不断突破鞋底技术边界,为多元场景研发出高性能鞋底方案。本届上海 ISPO 展会,Vibram 通过多维度沉浸式体验,全面呈现其深厚技术底蕴与对户外运动的卓越助力。
从 K2 峰的冰裂缝到城市通勤的积水路面,Vibram 88 年的进化史揭示了一个商业逻辑:真正的技术壁垒从来不是参数的堆砌,而是对场景痛点的持续应答。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