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还得充会员?一位教授吐槽《宪法学》这本书,称该教材售价为47元,但是书里面竟

修竹崽史册 2024-10-17 15:25:03

看书还得充会员?一位教授吐槽《宪法学》这本书,称该教材售价为47元,但是书里面竟然有46个付费二维码,不付费就不能看,网友:吃相太难看了!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光明网2024 年10月16日 关于《1本教材46个付费二维码?网友吵翻,出版社回应》的报道) 据华东政法大学一位教授透露,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宪法学》教材中,设置了数十个个二维码收费点,每个3元,扫码付钱才能解锁新知识。 这意味着,书本价格为 47.8 元,若学生想借二维码获取全部拓展内容,还要再付 138 元,近乎教材定价的 3 倍。 对此,不少学生表示难以接受,“一本教材动辄上百元,现在还要额外付费才能看完,这不是明摆着宰学生吗?” 一位学生愤怒地说,在他看来,出版社和教材编写者借助学生求知欲,设置隐形消费陷阱,已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网络上也出现大量质疑声音,认为这是变相抬高教材价格,加重学生负担。 不过,也有部分网友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付费阅读额外内容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扩充知识面。 同时由于并非强制性费用,使用二手书的学生完全可以选择不扫码,一定程度上还能节约开支,"知识无价,我很乐意为优质内容买单”一位大学生说。 实际上,从法律角度来看,付费二维码并不违规,《著作权法》明确规定,著作权人享有发表、复制、发行、改编自己作品的权利。 也就是说,教材的编写者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复制、发行、改编其作品,以及以何种方式使用,在此前提下,通过二维码对部分内容收费,属于著作权人正当行使权利的表现。 但是在提供付费内容的同时,出版社应该有义务确保教材的基本质量,高昂的知识“解锁费”是不是会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有网友说,设置付费二维码的做法早已存在,只是此前鲜为人知,其实,这正是数字化浪潮冲击下,传统出版业的一次转型尝试。 近年来,随着网络数字出版的兴起,实体书销量逐年下滑,给传统出版社带来巨大冲击,作为一种新的盈利模式,付费二维码的出现旨在激励优质教材的编写,提高教材质量,满足学生获取拓展信息的需求。 有工作人员说,当初设计二维码就是为了防止盗版,让大家支持正版,并且二维码的内容也仅仅是针对部分拓展内容,使用新书的用户通过扫描教材封底的防伪码,就可以免费查看全部内容。 有记者佯装购书者向天猫旗舰店客服求证,客服称买新书凭防伪码能免费获二维码信息,出版社称正与技术部门交流,以进一步优化此模式。 不过,付费二维码引发的教学问题仍待解决,据了解,《宪法学》教材中的防伪码使用后不可更改。 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使用二手书,必须自掏腰包才能看到那些额外内容,“同样的课,用新书的同学就能免费看,用旧书的同学就要多花钱,这对我们来说很不公平”一位学生抱怨道。 教材中大量设置付费二维码的做法,不仅引发了学生和家长的不满,也让高校管理部门陷入两难。 据华东政法大学相关部门表示,学校在教材选用上有严格的评审流程,而二维码属于教材内容的一部分,很难单独删除。 目前学校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并酝酿出台相关政策,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学生利益。 网友“晨光木子”在微博中写道:“设置付费二维码,不能以知识普及之名,行商业营销之实,教材承载的是教书育人的使命,相关各方应加强沟通,尽快拿出妥善的解决方案,还学生一个公平的求知环境。”这一观点获得众多网友点赞。 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为人类文明传承创新提供不竭动力,在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努力下,相信付费二维码风波终将平息,教材建设和管理必将更加科学规范,教育发展也必将行稳致远,让我们携手共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1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