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专家曾说:不管开放几胎,中国人口都会急剧萎缩,未来10年,中国新增人口会降到1000万以下,这样一个人口颓势,放眼世界来说都是极其少有。 “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这是上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宣传语,当时,国家针对人口进行宏观调控,鼓励民众只生育一个孩子,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但在那个年代,人们还是以传统思想为主,有的认为多子多福,有的则是重男轻女。不少人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想尽办法搞超生。 可时间到了21世纪,中国人的情况又变了! 人们好像不愿意生了,不管国家是放开二胎还是放开三胎,新生儿的数量就跟坐了滑滑梯似的,一个劲儿地出溜往下滑。 人口专家黄文政,针对中国如今人口锐减的现象,有着自己十分独特的看法。他声称:“不管开放几胎,中国的人口都会急剧萎缩。” 确实,老龄化加重,新生儿减少是如今中国不可否认的重点现象。 先说老龄化,根据国际标准,一个国家的65岁以上人口,一旦占到全部人口比重的14%就算是深度老龄化了。 而放眼中国,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就已经占全国比重14.9%,将近15%了,显然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化社会。 根据人口发展预测,大约在未来10年左右,我国就会进入到超级老龄化社会,到时候65岁以上人口,将会占到总人口的20%。 说完老龄化,接着来说新生儿的减少。近年来,中国人口锐减已经成为大家伙的共识。 相比于2017年,2018年的新增人口减少了200多万,2019年又再次减少100万,而到了2023年,全国的出生人口总量也只有902万人,连续第7年下降。 老人增加了,年轻人又在慢慢变老,没有新生儿接棒,未来又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能鼓励生育!可问题又回来了,中老年人生不了,年轻人又不愿意生。 很多人劝生娃,都说现在的条件比我们那时候可是好太多了,以前生娃都是在地里生,在自己家生,而现在生娃,哪个不是在医院生。 而且现在的经济条件也比早先好太多了,以前,大家手里都没什么钱,给孩子吃的除了母乳,就是面糊。现在的孩子多好啊,不吃母乳还可以吃奶粉。 其实,年轻人不愿意生娃的原因有很多。 要想生娃,首先就得结婚。但现在很多年轻人连婚都结不了。就不说天价彩礼,现在哪家结婚还能没有婚房婚车? 如果原本的家庭不出资,光凭一个20郎当岁的年轻人,出社会也没几年,从哪里搞来房屋首付,又哪有钱去购置汽车? 所以要想完成生娃第一步——结婚,肯定得要父母帮忙,父母出钱供儿女结婚,儿女会被人说是变相“啃老”。父母如果不出钱,又会操心儿女的人生大事。 就算解决了结婚的问题,依然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娃。 归根结底,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三个字——划不来。 放在以前,家里添个孩子,就是添个劳动力。父母年轻干得动时,孩子能帮着家里干活,父母上了年纪干不动了,孩子赡养父母,提供应有的陪伴。 可现在呢,家里添个孩子,就是添个“吞金兽”。小时候要操心他的奶粉钱,长大点又要操心孩子上学,好不容易将孩子供到大学毕业,结果又找不到工作。 到底是自己的亲骨肉,还能怎么办,只能养着呗。三催四请,终于是让孩子找到了份足以糊口的工作,接着又得操心孩子结婚的问题。 这不就陷入循环了,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太清楚孩子是什么样的,毕竟没当过父母,还能没当过孩子吗? 那些不愿意生娃的年轻人,知道当孩子的委屈,也知道当父母的辛苦。他们不愿意让自己未来的孩子受委屈,更不愿意让自己一辈子辛苦操劳。 最后也只能说上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 那有人就要问了,要怎样解决年轻人不乐意生娃的问题? 答案其实就放在明面上,解决了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医疗,教育,养老三大件,人口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