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冬天,一个汉奸带着300多个日军进山搜寻抗联。哪知第二天,汉奸独自回村,告诉大伙儿赶快去山上铲雪雕。
在建立新中国的时间长河中,有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也有无数人默默奉献,甘愿深入敌军阵营当“汉奸”,实则是为我军传递信息,保护人民百姓。
出生在黑龙江呼兰的黄有就是这样一位烈士,因为家中有钱,是当地的富户,所以被日寇认定不会与人民一条心,是一个当汉奸的好料子。
所以,当日寇来到黄有家附近的时候,便对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威逼利诱他为日军干活。但日军没想到的是,黄有虽然表面假意答应日军,实际上却是一位抗联烈士!
当年,日军占领了东北,民众们自发组织了抗联队要打击日寇,黄有得知消息后二话不说就加入了抗联。日军虽知道他是一个地主,却不知道他骨子里流淌着的,是爱国的热血。
1937年,日寇来到了黄有所在的村子,叫嚣着要让老百姓带他们去找抗联的队员。如果百姓们拒绝,等待着他们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虽然是用生命在威胁,但百姓们却一声不吭,冷眼看着这些日寇。确实,百姓早就对他们恨到了骨子里,怎么可能还帮着他们搜寻抗联队员呢?
眼见没人说话,日寇便毫无人道的从人群中拉出了一个孩子,扬言如果没人告知,就枪杀这个孩子!千钧一发之际,黄有站了出来,为了保护这个无辜的孩子,他愿意当群众眼里的汉奸。
虽然黄有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该演的戏还是要演好。他先是带着日寇来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雪山,原本是想带他们兜圈子。
可谁曾想日寇们也早有准备,在来的路上细细做了标记,如果再兜圈子,很有可能会被发现。无奈之下,黄有只好将他们带到了一处无人的茅草屋,暂时糊弄了过去。
茅草屋简陋且已经空无一人,日寇们对黄有半信半疑,听到黄有说抗联的阵地很有可能已经转移的时候,他们便下令让黄有继续带路。
好在天很快就黑了,夜晚的气温骤降,这让黄有有了一个绝佳的法子--他劝说日寇们就地休息,却没有告知他们此处夜晚冷如冰冻。果不其然,次日当抗联队员赶到的时候,这些日寇都已经被冻成了雪雕。
而黄有,则因为雪天跋涉,又缺少医药,活生生的拖死了一条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