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春,河北省宣化区,文物保护部门正在对一座辽代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本文

春秋谈国际说 2024-05-14 17:49:42

1987年春,河北省宣化区,文物保护部门正在对一座辽代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1987年春,河北省宣化区的一个小村庄中,村民们正忙着给田地灌溉,不料一场意外的发现将他们平静的生活搅动成了一场历史探秘。其中一名叫张文的村民注意到,他的水渠中水流异常,像是被地下的洞穴吸走。出于好奇,他用铁锹探索地面,没想到铁锹敲击到了坚硬的石质结构。细作探查后,他震惊地发现那是一扇被土壤覆盖的石门。 这一发现迅速引起了村里人的轰动,消息也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耳中。经过初步调查确认,文物部门确定这是一处重要的考古发现,可能是一座未经挖掘的古墓,于是立刻组织了一支由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前往现场。 考古队在现场经过初步勘察后,确定了两座新的古墓位置,编号为M2和M3。他们发现这两座古墓与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M1号古墓相距不远,这一片显然是一个辽代墓葬群。 在M3号古墓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在严密的计划和准备下,终于在一天上午开始了对墓室的开启。随着重重的土层被一层层挖开,一扇由厚重木材制成且铁锁锈蚀的古老门缓缓展现在考古队员的眼前。门被打开时,发现墓室内壁画保存完好,色彩依然鲜明,描绘的是辽代的日常生活和宗教场景,这一发现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考古队深入墓室探查时,突然在墓室的一个角落里,他们发现了一件穿着辽代官服的木质偶像,由于灯光和角度的原因,这偶像竟给人一种似乎是真人站立在那里的错觉。 随后的考古工作中,更多的文物和遗迹被逐一发掘和记录。M3号墓特别的是它的结构和摆设展现了辽代墓葬的一些特殊风格,如墓室的分隔、使用的材料以及陪葬品的摆放,这些都为研究辽代的风俗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考古队还在墓室中发现了一些珍贵的文物,包括金银器皿、陶瓷、以及一些个人装饰品如玉石挂件等。 队伍中一位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在仔细检查已部分倒塌的主墓室入口时,注意到横梁上尘封的钥匙。在考虑到门本身已腐朽不堪,可能无法承受猛烈撞击,队员们决定尝试这把钥匙。竟然,钥匙轻轻一转,发出咔嚓声响,木门便缓缓开启。 当手电筒的光束穿透岁月的尘埃,照亮了墓室内部,一幕令人震惊的景象映入眼帘。一幅栩栩如生的壁画,画中的墓主人手持酒壶,正向桌上的酒杯倒酒。 更让人惊讶的是,墓室中竟然陈设着一张桌子,上面满是各种菜肴:烹饪过的蔬菜、水果、干果等,宛如一桌丰盛的宴席。对于从事考古数十年的学者们而言,这种场景是前所未见的。桌上食物的保存状况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一串葡萄,虽已腐烂,却外观犹如新鲜采摘。 墓室的另一面墙上,一行鲜红的大字引起了团队的注意:“墓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显然,墓主人似乎预见到了有朝一日墓室会被重新打开,故而留下钥匙,并以这种方式欢迎后来的访客。 考古团队深入调查这一家族的历史,了解到张姓家族在辽代是当地的显赫家族。 而在一角发现的辽代葡萄酒更是罕见。墓主人化作壁画中的形象,手持酒壶,仿佛是在迎接每一位千年后的来访者,继续他的东道主职责。

[探索·发现]宣化辽代古墓的铜丝网络-央视影音

0 阅读:85
春秋谈国际说

春秋谈国际说

国际新闻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