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纪实#在人来人往、茫茫人海中,仅仅因为回头多看了一眼,竟然看见了似乎熟悉的脸!再回头,我俩几乎同时喊出对方:他直呼我的名字,我则呼李老师,立即,激动、兴奋和我俩作为教师特有的高声大嗓,响彻在整个休息室……
我很敬佩李镇西老师。他是教育界中罕见的为教育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发声的人,尤其是他做过校长,也有了相当名声后,依然坚持。最近的是,他为河南一小学老师因为负担重自杀而连发文章的质问与反思。在“镇西茶馆”的公众号中经常读到这类文字,“这些文章都是你写的?”我很好奇,因为他极擅用长文表达,而我则惯于二、三百字小文。“当然是我自己写的呀,而且公众号也是我维护。”“呀,你太神了,眼明手快还灵呀。”
李老师真是精力过人,超旺盛。他告我他喜航拍,给我展示他的航拍作品,“什么什么?航拍?那不是要专机?”我惊讶地问,“是呀,要把我绑在飞机上,牢牢拴住,在蓝天白云中抓拍。”我瞪大眼睛看着他,想象着那“航拍”场景。“哈哈,你真不知道航拍呀?就是小无人机呀。”他拍打着自己一个厚厚的行李包,“家伙都在这儿呢。”边说边打开手机展示他的航拍作品:在或优雅或高亢不同风格的音乐衬托下,是他不同场景下的视频,还真挺美的。我向他讨要几个,说烦恼时看看能怡养性情,李老师笑答,“我有视频号呀”,打开他的视频号,哟,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尤其是他为某人制作的纪念集纳,一下子又把我俩带入到一个肃默的境地中……
李老师不愧为老师,他从我不知航拍和对视频的惊讶中猜我不懂很多东东。果然!他极耐心地告诉我如何在手机主页上直接加朋友圈和付款,而不必先进入二级页面;他还极耐心地告诉我如何用手机视频的同时拍照;他仍然极耐心地告诉我如何选取音乐、移动拍摄、拍摄中受到干扰如何去除,等等,“停,停,我今儿个只记住前二条,您慢慢教我,我脑子笨、动手能力极差啦。”他爽朗的哈哈大笑,是自得、笑我,还是有什么意蕴在里头,反正这声音加笑声绝对冲出了屋子,要上天了。
我与李镇西老师应该说是神交,没有在一起吃过饭、喝过酒,甚至促膝长谈也无。最近距离的接触好像只有两次:一次是若干年前,我俩同时被评为《中国青年报》的金牌读者,尽管我已不看这张报纸若干年了,但与李老师同评上金牌读者这事挥之不去。还有一次是在北京他的新书《教育的一百种可能》发布会,他邀我,我自然要去,而且讲了话。我敬佩他洋洋洒洒出了好多书,我是写不出的,一是懒,二是水平低,三是我始终坚信教育本来就是那点事,简简单单搞教育,简简单单教语文,是我一贯的主张。
“呀,到点了,我先走了。”依依不舍地,我说、“快去,我比你们晚半小时呢。”我们就此分别,我走在路上,想想真是逗,人生怎么有如此奇遇?而且这一奇遇之亲近、之妙趣、之互赏,竟然超过了十几年来的神交。一直到上了飞机、坐稳后,便悠闲地打开手机,一看竟是李老师的语音留言:哎呀旭明,我犯了一个错误,我的飞机是比你们的还要早半小时,我正小跑着赶呢,马上起飞了。”哈哈,哈哈,我心里大笑:让你那么过于聪明、过于旺盛,哼哼,当然不能这样告他,而要文雅地回复:呀,抱歉抱歉,我们因为巧遇而忘情了…。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这说的是爱情,而我和李老师是心情。因相知而相敬,还有如此巧合的缘比“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的爱情还多了些深沉。说高了,还是李氏表达更好:“刻骨铭心了!我今天是不敢认你,而你根本就没认出我。哼哼……”我为什么这么不识人呢,尤其是李镇西啊!
以后不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