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一个“典型案例”,来向全世界宣告一条新铁律:在美国对华的科技战中,没有“中立”,只有“帮凶”,而所有“帮凶”,都将付出比美国更惨痛的代价。 中国这次的态度之所以这么硬,核心就是要立个规矩。 以前总有些国家觉得能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既想赚中国的钱,又想跟着美国搞技术封锁,以为能两头讨好。 荷兰就是个典型例子,一边靠ASML从中国赚走几百亿,一边配合美国卡中国的脖子。 这种好事哪能一直有?所以中国必须拿荷兰当“典型案例”,让其他国家看看清楚,选边站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帮凶的代价只会比主谋更大。 美国离得远,产业链又相对全,荷兰不一样,它的优势产业高度依赖全球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反制起来一掐一个准。 我们的反制措施可不是瞎来的,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 2023年荷兰第一次搞管制,我们就对镓和锗实施了出口管制,这两种材料都是半导体制造的核心原料,美国和荷兰企业根本离不了,政策一出来全球供应链就乱了,价格立马涨上去。 2025年10月更狠,直接把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的技术纳入出口限制,要知道全球80%以上的稀土供应都来自中国,而ASML的光刻机核心部件偏偏就靠稀土。 这一下就掐住了荷兰的软肋,ASML自己都承认可能要延误发货,全球供应链跟着动荡。 这就是精准打击,你卡我的设备,我就卡你设备的“粮食”,看谁先扛不住。 而且我们不光有反制,更有后手,那就是国产替代的加速突破。 以前我们确实依赖进口设备,2023年芯片进口额还挺高,但荷兰的管制反而倒逼我们下大力气搞研发。 现在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沉浸式深紫外线光刻机已经完成客户验证,2025年就能量产,良品率都达到90%了,价格还只有ASML同类型设备的三分之一。 可能有人说这还不是最先进的极紫外线设备,但要知道28纳米的设备能覆盖全球80%的芯片需求,汽车、家电这些日常用品的芯片都能造,这就解决了大部分刚需。 更关键的是,不光光刻机本身,连配套的光源、镜头这些以前被垄断的部件,我们国内企业也都突破了技术难关,整个产业链都在升级。 ASML现在已经尝到苦果了,去年股价跌了16%,市值蒸发500亿美元,今年对中国的销售占比预计要从41%降到20%,营收得下滑近一半。 这还只是开始,等我们国产光刻机产能上来,他们失去的可就不是一时的销售额,而是全球最大的市场。 荷兰政府可能以为跟着美国能捞好处,实际上是把自己的支柱产业往火坑里推。 日本之前也跟着美国搞半导体材料管制,结果我们国产光刻胶的市占率从5%快速涨到25%,日本企业反而少了12%的营收。 美国自己发起的关税战,最后成本全转嫁到本国消费者身上,企业也失去了中国市场的机会。 驻荷兰大使早就说过,中国有权从产业链下游向中上游迈进,这是发展的权利,谁也拦不住。 荷兰把正常的贸易往来政治化,以安全为借口搞歧视性措施,不光破坏了中荷之间的互信,也动摇了自己作为“欧洲门户”的经济吸引力。 现在全球芯片市场未来几年可能会翻倍到万亿美元级别,中国肯定要在里面分一杯羹,荷兰要是一直抱着美国的大腿不放,最后只能被排除在这个大市场之外,这种损失可不是短期能补回来的。
对于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
阿皮历史库
2025-10-20 10:03: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