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港费暴涨3562万,美船东:我每艘船每次去中国,我的心都在滴血 一张天价账单,搅得全球航运圈不得安生。美森轮船公司那艘“曼努凯”号刚从宁波港离开,手里攥着62.7万美元的特别港务费账单。 这可不是普通的收据,而是一场大戏的开场锣,账单背后,是美国船东的无奈心声——每艘船,每次靠中国港口,都像在割肉。 事情其实很简单。中国交通运输部一纸新规,正式对五类美国关联船舶收起了“特别港务费”:只要是美资控股、美籍运营、美国制造、悬挂美国旗,或者美资持股超过四分之一的船舶,统统得掏腰包,每净吨400元人民币,这还只是个起步价,未来几年还要往上窜,到2028年直接冲到每净吨1120元。 光听数字没啥感觉,实际上一艘3万吨的干散货船,单次靠港的费用就能飙到千万美元级别,这账单分分钟比船上拉的货还贵。 美国上市公司赛诺吉的CEO摊开手直呼“心在滴血”,说是公司每艘船进一次中国港口,光靠港费就高达3562万人民币。这样的“川普税”,刀刀见血,没人觉得轻松。 要说这事的来龙去脉,得追溯到今年4月。美国那边忽然翻起老账,搞了个301调查,决定对中国船舶收一笔“特别港务费”,每净吨50美元,一刀切,10月14日正式生效。 中国这边可没忍气吞声,直接拿出对等反制。你怎么收我,我就怎么收你,连标准都比美方设得细致到骨头缝,精准瞄准美国关联船舶。 中国媒体也很干脆,说这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谁来砸场子,咱就得还回去。只不过,全球海运市场里,中美分量大不一样,这笔账最后还是砸在了美国自家船东头上。 账单一出,全球航运圈都炸了锅。德国赫伯罗特直接取消了宁波停靠,改道釜山;马士基的货轮在太平洋上调头,开往韩国光阳港,航线临时大变脸。 美国船运公司那边更热闹,董事会连夜加班,琢磨怎么把美籍董事比例降到25%以下,想尽办法钻空子,连CEO都忍不住吐槽,这规避政策的操作比开船还累。 有的公司甚至打算把船舶注册地和建造厂都换个地儿,或者干脆换路线,先把货运到韩国再转运到中国,这一折腾,时间成本、燃油成本全都飙上天。 行业分析师看着这场混乱直摇头,说最后所有的成本都会转嫁给美国普通人。买杯咖啡都能涨价,谁还能觉得事不关己。 要知道,这一新规,全球大约15%的油轮和11%的集装箱船都受影响,影响的可不只是美国人。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港口收费的小风波,实则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再一次掀起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美方自己点的火,烧到自家企业。“川普税”想让中国吃瘪,结果美国船东成了出血最多的那一个。 赛诺吉的老板摊开双手,眼看自家公司要扛下天价港务费,连问政策的美国官员都找不着,因为政府党争吵到快关门,连个主事的都没有。 美国内部的扯皮,直接让企业成了夹心饼干。每个美国船东都明白,这不是中国在“抢钱”,而是自家政府把压力推了回来。 政策像一把双刃剑,结果锋利的那头扎进了自己脚上。中国这招反制精准到位,直接让美国企业尝到了“保护主义”的苦果。 回头看,“曼努凯”号离开宁波那一刻,仿佛给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过去几十年,全球航运成本可控,自由贸易说走就走,没人会为靠港费焦头烂额。 如今,一张账单让美国船东个个肉疼,正是美国政策的“反噬”现身说法。鲸鱼打架,虾米遭殃,美国自家的船运公司成了池中最无辜的鱼。 贸易战里没有赢家,谁点的火,谁就得付学费。这一笔千万美元的账单,终究会写进全球贸易的教科书里,提醒后来人别再把算盘打错了。 参考资料:“中方反制见效:首艘美国船只被罚446万元,航运公司想方设法规避损失” 2025-10-17 22:02·观察者网 马士基:两艘美线船不再挂靠中国港口! 2025-10-17 11:11·新浪财经
靠港费暴涨3562万,美船东:我每艘船每次去中国,我的心都在滴血 一张天价账单
飞天史说
2025-10-18 12:45:31
0
阅读:1915
燎原
你刺我一剑,我砍你一刀
用户10xxx26
来吧互相伤害,谁怕谁。狭路相逢勇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