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终于找到了反击中国的王牌?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不停的暗示,中国既然可以管制稀土出口,那么中国也有几十万留学生在美国。言下之意就是你们管制稀土,我们就可以拿留学生开刀。 美国国土安全部9月刚更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在美中国留学生是24.7万,其中9.7万硕士生、6万博士生,82%都扎堆在STEM领域,也就是美国最看重的科技、工程、数学这些硬核方向。 这些学生可是美国高校科研的“生力军”,更是高校经费的“金主”,美洲教育者年会的数据表明,2023到2024学年,中国留学生给美国贡献了超140亿美元的学费和消费,支撑起了37.8万个工作机会里的一大块。 就拿加州来说,4.8万中国留学生每年交的学费,能养活不少中小院校的教职工,哈佛大学去年就公开说过,限制国际学生是“非法报复”,因为学校的很多实验室项目,全靠这些学生撑着。 贝森特现在喊着要“开刀”,先不说道义上站不住脚,美国高校第一个就得跟他急——断留学生的路,就是断高校的财路。 前几年特朗普就搞过限制中国留学生签证,尤其卡STEM专业,结果硅谷科技公司集体反对,因为芯片研发、人工智能这些领域缺了中国留学生的科研产出,项目进度直接拖慢。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当时就发过预警,说中国博士生占了硅谷研发团队的23%,少了他们,很多技术突破得往后拖好几年。 现在贝森特又想用这招,怕是忘了特朗普后来为啥态度大变了,去年8月特朗普自己都喊着要“允许60万中国留学生赴美”,还不是因为高校和企业逼得紧,知道没这些人才,美国的科技领先地位撑不住。 短短一年不到,美国高层自己先翻了车,一会要“扩招”一会要“开刀”,这哪有什么战略,分明是没章法的瞎折腾。 再往深了说,稀土管制和拿留学生开刀,根本不是一回事,中国管稀土,是依法依规的资源管控,毕竟全球70%以上的稀土精加工产能在我们手里,美国自己挖的矿,还得运到中国来加工才能用在F-35战斗机上。 这是市场规律和技术实力决定的,跟政治胁迫没关系,可拿留学生说事,则是把教育交流这种人道议题政治化,把年轻人的前途当博弈筹码。 这种做法连美国自己的盟友都看不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说过,“教育不应成为政治博弈的工具”,贝森特这波操作,等于把美国标榜的“学术自由”、“开放包容”全撕了个粉碎,国际形象一落千丈。 美国其实也不敢真动手吗,因为代价他们承受不起。 现在24.7万留学生每年140亿美元的投入,要是真限制入境,美国高校的财政就得崩一块,很多二三流院校本来就靠国际学生学费活,去年就有17所美国大学因为生源不足倒闭,要是再没了中国学生,倒闭潮只会更凶。 而且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数据显示,STEM领域的论文,有31%的核心实验是中国留学生参与完成的,要是把这些人赶走,美国的科技研发速度得降三成。 更别提硅谷的企业了,苹果、谷歌的芯片研发团队里,中国留学生背景的工程师占比超18%,恐怕不等中国反制,美国企业就得先把国会的门槛踏平。 中国这边早就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根本不吃这一套,贝森特喊了快一个月,中国教育部、外交部压根没接茬,这种“沉默”就是最硬的底气。 我们对此也早有准备,现在中国留学生赴美观望情绪越来越浓,2025年赴美国留学人数比2015年降了18%,大家都知道美国不是唯一的选择。 而且国内对科研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今年前三季度,海外高层次人才回流同比涨了22%,很多在美留学生本来就计划毕业回国,美国要是真限制,反而帮我们“筛选”了人才。 更关键的是,我们在稀土替代技术上一直在突破,比如无稀土永磁体研发已经进入中试阶段,真等技术成熟了,美国拿留学生说事的筹码都没了。 这么看来,贝森特这招不是“反击”,反而更像是“碰瓷”,美国要是真有本事,就该自己建稀土精加工生产线,别依赖中国;要是真有底气,就该靠实力吸引人才,别拿签证当工具。 可现实是,美国建稀土工厂要10年周期,技术还不过关;离开中国留学生,高校没钱、科研没人,高科技产业就得掉链子。 这种情况下拿留学生说事,只会让全世界看清美国的霸权逻辑,自己没本事解决问题,就拿无辜者撒气。 现在贝森特还在那硬撑,可美国高校已经开始行动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0月16号刚发声明,说“将继续保障中国留学生权益”,斯坦福大学更是悄悄扩大了对中国学生的奖学金规模。 这也给美国提了个醒:时代变了,靠胁迫和威胁没用,稀土的话语权在我们手里,人才的选择权在学生手里,美国所谓的“王牌”,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笑话。 真要把中国逼急了,我们有的是反制手段,但美国拿留学生开刀的代价,他们自己根本扛不住。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美国终于找到了反击中国的王牌?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
柳淮蕊
2025-10-17 18:55: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