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解气了!被芯片卡脖子这么多年,北大团队终于拿出了“王炸”!这款新芯片直接把美国顶级GPU甩出去十条街,以前别人算一天的活,咱现在一分钟就干完,这哪是进步,简直是把憋屈全给挣回来了! 据光明网10月13日报道,北京大学孙仲研究员团队联合集成电路学院,花了整整十年时间,成功造出了一款基于阻变存储器的模拟矩阵计算芯片,成果还登上了国际顶刊《自然·电子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些年咱们在芯片领域有多难! 高端GPU被国外死死攥在手里,想买不仅要花天价,还得看人家脸色,有时候就算掏了钱也拿不到货。而模拟计算这条道更难走,全球科学家研究了几十年都没突破,就因为一个死结,想算得准,就没法大规模用;想大规模用,精度就差得没法看,不少团队研究到最后只能放弃。 而孙仲团队一开始就选了条“死磕”的道路。别人都盯着数字芯片跟在美国后面追,他们偏要啃模拟计算这块“硬骨头”。团队里的人说,最难的时候,实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调试一个参数能熬到后半夜,有时候连续半个月吃住在实验室,就为了把误差再降低一点点。 就像在黑夜里走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光,但他们不敢停,因为心里清楚:不突破这个难关,咱们的算力永远要被别人卡脖子。 还好,所有的苦都没白吃。团队没走老路,而是把新器件、新电路和老算法凑在一起重新组合,就像把零散的零件拼成了一台超级机器。终于,他们把模拟计算的精度提到了24位定点,误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还能大规模使用。 这下,模拟计算再也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了,是实打实的数据!算128×128的矩阵题,咱们的芯片比顶级GPU快1000倍,人家算一天,咱1分钟就搞定,而且还更省电,能效比高了100倍! 网友看完都激动坏了:“十年磨一剑,这剑太锋利了!”“以前被卡脖子有多难受,现在就有多痛快!”“科研人员太不容易了,终于等到这一天!”这哪是一块芯片的成功啊,这是中国科研人不服输的劲儿! 从被技术封锁、买不到设备,到自己开辟新赛道、实现超越,咱们每一步都走得磕磕绊绊,但每一步都走得特别扎实。孙仲团队用时间证明了,中国芯片不是不行,只是需要时间沉下心来钻研。以后AI大模型训练不用再等好几天了,6G基站信号处理也能更快了,建数据中心还能省一大笔电费。 所以说,卡脖子不可怕,只要咱们肯坚持、敢创新,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让全世界都看看中国芯片的实力!
太解气了!被芯片卡脖子这么多年,北大团队终于拿出了“王炸”!这款新芯片直接把美国
李艺鹏
2025-10-16 14:48:57
0
阅读:78
明月
正像钱学森先生说的:“外国人行,中国人凭什么不行?”我们就不怕被别人‘卡脖子’,他们卡什么,我们就突破什么。两弹一星、彩色胶卷、航空发动机、空间站、光刻机……哪一样不是被卡着造出来的。没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韧性,我们何来的全产业链?中国人民是压不垮,打不败,卡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