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航天六十载,一生为国问星河。作为梁启超最小的儿子,他曾说,“爱国这一课我不曾

可爱卡梅伦 2025-10-16 06:51:26

投身航天六十载,一生为国问星河。作为梁启超最小的儿子,他曾说,“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 我就不信还有人看到这位“中国东风洲际导弹之父”不肯送上一束花,留下一颗爱心,为他说一句“致敬民族脊梁”的[祈祷][祈祷][祈祷] ​梁思礼,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东风”洲际导弹总设计师。作为梁启超先生幼子,他继承父辈爱国情怀,1949年毅然放弃美国优越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32岁的他投身中国导弹事业从零起步。在技术资料匮乏、实验设备简陋的条件下,他创造性提出“惯性制导+无线电校正”复合制导方案,成功突破导弹精准控制关键技术,为“东风一号”仿制导弹的研制扫清了障碍! ——— “东风一号”只是开胃菜。1960年,火箭竖在发射架,发动机嗷嗷叫,就是不敢撒手——控制系统像新手司机,一松方向盘就跑偏。梁思礼带着二十来号小伙子,把算盘打得噼啪乱响,硬是把“惯性+无线电”混搭成一条笔直的弹道。火箭起飞那天,他在地面指挥车里攥烂了两块手帕,直到遥测信号画出漂亮弧线,才蹦起来喊:“成了!咱也能放个大炮仗!” 后来大家嘴里的“东风快递”,底子就是他当年画的这条线。可没人知道,为了这条线,他差点把命搭上。1962年一次试射,火箭刚离架就歪脖子,现场秒变大型烟火现场。梁思礼冲进火海抢记录本,眉毛都燎卷了,别人拉他,他吼:“数据比命金贵!”当晚写检讨,他把失败原因一条一条刻钢板油印,谁睡觉他就敲谁宿舍门:“起来!复盘!再失败咱就再复盘!” 就这样,失败报告摞起来比他人还高,导弹终于从“窜天猴”变成“指哪打哪”。同事开玩笑说:“梁总,您这是拿失败当柴火烧,硬是把火箭烧上了天。” 改革开放后,大洋彼岸的老同学请他回美国玩,开着凯迪拉克带他跑高速,问:“留下吧,年薪这个数。”伸出一根手指——十万美金。梁思礼笑笑,拍拍车窗:“你们这玩意儿确实跑得快,可我的‘东风’能打到全球任何角落,值多少?”一句话,把老同学噎得直咽口水。 有人替他惋惜:“要是当年留在美国,早住上别墅了。”他却咧嘴:“别墅?我那别墅得建在月球上才配得上中国航天!” 1980年,他牵头搞洲际导弹全程试验。发射前夜,戈壁滩零下二十度,他裹着军大衣在发射架底下蹲了一夜,嘴里反复念叨:“别让祖国丢脸。”第二天,火箭拔地而起,几千公里外南太平洋溅起巨大水柱,测量船发来“命中”电报,他高兴得把大衣扔上天:“这回咱中国说话有人听了!” 那一年,他56岁,头发花白,背也微驼,可站得比发射架还挺直。 退休后,他最爱干的事是拎着小板凳去操场看年轻人踢足球。有人问他:“梁老,您图啥?”他眯眼笑:“看孩子们撒欢,我就想起东风导弹飞上天的样子,都是往上冲的劲儿!”2016年,他走了,享年91岁。追悼会上没有哀乐团,只有一段火箭发射的轰鸣——那是他亲自选定的“告别曲”。 如今,东风依旧呼啸,北斗已然组网,嫦娥也上了月球。每次发射直播,弹幕里总有人刷:“梁老,您看见了吗?”——我想,他一定能看见,而且一定笑得像个孩子。 写到这儿,我想起自己家老爷子的话:“人这一辈子,得有个比命还金贵的东西。”梁思礼的金贵,就是把导弹送上天,让中国人腰杆挺直。抽烟喝酒打麻将?太便宜了,他看不上。他把所有瘾头都攒成一句:祖国需要,我就干! 所以,下次看火箭升空,别光顾着喊“帅”,记得给那位“不爱烟酒只爱东风”的老人留一束虚拟的鲜花。没有他,哪有今天的“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致敬,梁思礼!致敬,每一代把梦想当燃料的中国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9
可爱卡梅伦

可爱卡梅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