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步步紧逼,中国一退就是万丈深渊? 如果不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各方面的综合

分享星辰 2025-10-12 10:42:31

美国步步紧逼,中国一退就是万丈深渊? 如果不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强大支撑着,第三次"侵略战争"早打进来了!美国对中国的围堵与封锁,正从芯片产业向军事层面全面升级。美国妄图通过“轨道岛链”限制中国太空资源与信息获取,制约海军发展,但中国航天实力不容小觑,有能力应对这一新挑战。 中国在过往诸多领域的封锁中都实现了突破,在芯片产业,虽被美国步步紧逼,却也推动了自身发展,太空领域也定能续写辉煌。美国不断升级围堵手段,是其霸权思维作祟。可时代不同了,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美国的围堵终将是徒劳之举。 说“一退就是万丈深渊”,这话半点不夸张。美国空中机动司令部司令米尼汉刚在备忘录里写下“2025年可能与中国战斗”的预判,转头就拉着350多名盟友代表搞“施里弗兵棋推演”,明着研究“印太太空作战”,实则把中国当成了默认的对抗目标。这种从口头威胁到实战推演的递进,哪是给退路的样子? 地面上的“三链一圈”还没拆干净,美国又想把岛链搬上天。过去靠第一、第二岛链在海上围堵,每年砸40亿美元维持运转,可中国海空军实力起来了,传统封锁早成了筛子。他们干脆换了玩法,想靠卫星监控、轨道压制构建“轨道岛链”,妄图掐断中国导弹导航、战场感知的天基链路。这招够狠,却忘了太空从不是谁的专属地盘,更不是美国画个圈就能霸占的“天盘”。 芯片领域的较量早把道理讲透了:压迫越狠,反弹越强。美国逼着ASML扩DUV管制,以为能锁死先进芯片路,可国内芯片设计产业虽有波动,9月底到10月初仍有多次涨势,华为麒麟芯片量产、中芯国际工艺突破,全是在封锁里拼出来的生路。现在轮到太空领域,中国的应对根本不是被动防御。“墨子号”量子卫星抗干扰能力领先全球,空间站能稳定运行,反卫星试验早证明了“有来有回”的实力,美国想靠“轨道北约”搞压制,未免太看不起中国航天这几十年的积累。 美国的霸权逻辑从来没变过:自己能垄断技术,就不许别人突破;自己能搞军事联盟,就不许别人维护安全。可时代早不是冷战那套玩法了。搞“轨道岛链”要拉上日本、澳大利亚当棋子,可这些国家连自家太空技术都得靠美国接济,真到了冲突时刻,谁愿替美国当“挡箭牌”?芯片禁令搞了这么久,美国本土企业反而因为供应链断裂怨声载道,这种损人不利己的操作,根本撑不起长久的围堵。 米尼汉喊“2025年战斗”,更像色厉内荏的虚张声势。中国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凌的国家,有足够实力让任何侵略者付出代价。美国想靠“轨道岛链”续霸权,中国就用航天突破破局;想靠芯片卡脖子,中国就自己建产业链。这种硬碰硬的背后,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更是正义与霸权的对抗。 历史早给过答案:封锁从来挡不住崛起的脚步。从两弹一星到芯片突围,中国人最擅长在压力下生长。美国的“轨道岛链”也好,芯片禁令也罢,终会像过去的“三链一圈”一样失效。毕竟,霸权可以嚣张一时,却永远赢不了时代发展的大势——中国的崛起,从来不是靠谁恩赐,而是靠自己一寸一寸拼出来的,这股力量,谁也挡不住。中美关系

0 阅读:62

猜你喜欢

分享星辰

分享星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