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貌不扬,像个生锈的“饭盒”(商鞅方升-上博),却隐藏着大秦帝国崛起的密码,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信息,诉说着公孙鞅“炽热的理想,悲怆的宿命”。商鞅二次变法时(铭文:孝公18年即前344年),已是大良造(相当于宰相)的商鞅,督造于现在的陕西蒲城,成为秦国“标准量器”,历经秦孝公至秦始皇(135年.7代国君)实现商鞅与秦始皇的“牵手”,器物底部铭文:嬴政统一六国(前221年)在全国“统一度量衡”(铭文见证大秦帝国崛起、统一历史,简洁脱俗的“升”成为历史唯一的见证者)。她随秦亡埋入地下,又在乱世(清末)重见阳光,幸得龚心钊一家三代“拼死呵护”,有文革“罹难”,终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入驻“上博”,得以“永生”。
其貌不扬,像个生锈的“饭盒”(商鞅方升-上博),却隐藏着大秦帝国崛起的密码,改变
浍水岸上
2025-10-10 18:50:33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