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快要崩溃了!德国政府建议把退休年龄提高到73岁,因为已经无法支撑庞大复杂的养老金体系!我感觉目前大多数国家都会面临这项问题。 一个关于退休年龄的数字,竟然在不同的世界里砸出了截然不同的水花。 德国那边,有人提议把退休年龄干到73岁,这在当地掀起了一场关于养老体系还能撑多久的大讨论。但奇妙的是,这消息飘过大洋,却戳中了另一群人完全不同的痛点。 这事在德国还只是个建议,远没到板上钉钉的地步。德国人退休这件事,本来就不是一刀切,多数人在63到67岁之间就过上了领养老金的日子。 可即便如此,警报已经拉响。德国的养老体系是“现收现付”,年轻人交钱,老年人领钱,中间没什么储备金。 问题是,交钱的人越来越少,领钱的人却越来越多。德国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在65岁以上。 二十年前,还有三个半的劳动者供养一个退休老人,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缩水到一点八。再加上去年新生儿数量创了二战后的新低,这套系统眼看就要玩不转了。 退休金的实际价值也在缩水,从占退休前工资的53%掉到了48%。 政府也不是没想过办法,比如过去十年引入了四百万移民,结果超过六成是低技能劳动者,对养老金的贡献不大,反而增加了福利开支。再加上俄乌冲突推高能源价格,企业不好过,交的养老保险自然也少了。 更要命的是政府的钱也得掰成几瓣花。为了实现“碳中和”,光是2023年,德国政府就在能源转型上砸了八百亿欧元,哪还有多少余钱去补贴养老金的大窟窿。 当这些数字和困境传开后,很多中国网友的反应却出奇地一致:别光谈退休年龄,先聊聊我们的工作条件行不行?这真不是抬杠,而是一种扎心的现实对比。 在德国法律明文规定每周工作时长上限为48小时。实际上职场一族每周工作时长大多维持在35至40小时,与法定上限存在一定差距。 每年除了雷打不动的双休,还有25到30天的带薪年假,外加十几天公共假日。失业了有保险,生病了有带薪假,生孩子有育儿假,医疗保险还能覆盖家人。 可以说正是这些完善的保障,构成了德国人讨论“要不要多干几年”的底气。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评论:“给我德国那样的福利,我愿意干到80岁!”这句话背后,是“996”和“35岁职业危机”的沉重叹息。 在一个许多企业都对35岁以上求职者关上大门的环境里,“工作到老”听起来更像一个奢望。而在德国法律明文禁止年龄歧视,一个经验丰富的中老年员工,反而是职场上的香饽饽。 这就引出了一个残酷的问题:如果延长退休,是不是等于把一群找不到工作的中年人,推向退不了休也养不活自己的绝境? 延迟退休这事儿,即便在德国国内,也藏着巨大的不公平。对坐办公室的白领来说,70多岁动动鼠标或许还能接受;但对那些干了一辈子重体力活的蓝领工人呢?这几乎等于让他们拿命去换养老金。 即便政策得以放开,社会当真能提供数量可观、适配老年人的工作岗位吗?如果市场跟不上,延迟退休最终可能只是推高了老年失业率,给国家财政添上新的负担。 德国的困境其实不是个例,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很多国家正在面临的共同危机。在日本,护理人员的缺口超过五十万; 在韩国为了让老年人继续工作,年轻人发现自己的饭碗受到了威胁;在美国社会保障基金预计在2035年就可能耗尽。 所有这些讨论和挣扎,最终都指向了一个终极拷问:信任。人们最深的忧虑其实很简单——就算我真的咬牙干到73岁,几十年后,那个承诺给我养老金的系统,它本身还在吗?还能兑现承诺吗? “73岁”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本身。它逼着我们所有人去思考,一个可持续的未来,需要的不仅仅是财政上的修修补补,更是对工作价值、社会公平和代际承诺的重新定义。 也许未来的“退休”,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年龄节点,而是一个与你的健康、职业、生活质量紧密相连的,充满弹性的新阶段。
真的快要崩溃了!德国政府建议把退休年龄提高到73岁,因为已经无法支撑庞大复杂的养
云海澄碧翠
2025-10-10 00:10:58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