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国军中将周磐在昆明被俘,并判处死刑,就在快要被枪毙时,他忽然想到,自己手中有救命符,他说:“我有个宝贝叫皿方罍(léi),要是我把它交出来,能不能饶我一命?”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一嗓子还真暂时救了他的命,周磐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国民党第十四兵团的副司令,中将军衔,在湘西干过不少坏事,围剿根据地、残杀革命志士和无辜百姓,可以说恶贯满盈。 但他嘴里喊的“皿方罍”,可不是他瞎编的,那是一件真正的国宝,而且背后是一段跨越近百年的传奇故事。 这皿方罍到底什么来头?事情得从1919年湖南桃源县的一场巧合说起。有个叫艾清宴的农民在地里刨地瓜,一锄头下去,“哐当”一声碰上个硬家伙。 扒开土一看,是件半人高的青铜家伙,纹饰神秘,造型古老——这就是后来震惊世界的“皿天全方罍”。老农哪认得这是商代的礼器,只觉得是个老物件。 消息传开后,一个叫石瑜璋的古董商闻讯赶来,花大价钱连哄带劝地买走了器身,却阴差阳错地把盖子留在了艾家。 艾清宴的儿子觉得事情不简单,就抱着盖子找到当地新民学校的校长钟逢雨。钟校长是个有见识的人,一看就断定这是商代珍宝,提出用免费入学换这个盖子。 可石瑜璋听说后不死心,又找上门来想强买,甚至还搬来了当时驻防当地的国民革命军少将周磐。 周磐带着兵痞闯进学校,最终用五千块银元强买走了盖子。从此,这件“方罍之王”就身首异处,开始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分离。 周磐对这个青铜盖子爱不释手,简直当成了命根子。后来打淮海战役的时候,他腿被炸断,居然还让副官死抱着装盖子的樟木箱撤退。 1949年溃退到云南,他躲在芭蕉洞里,把油布包裹的盖子塞进裤裆才躲过劫匪。 可周磐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尽管他交出的盖子确实是国宝中的国宝,是迄今所见商周方器中最大的一件,通体以云雷纹为底,饰有兽面纹、夔龙纹与凤鸟纹,工艺精湛。 湖南省博物馆的专家甚至说“这个盖子的价值,不亚于一座小型青铜器博物馆”。但文物再珍贵,也不能抵消一个人犯下的罪行。1952年7月,周磐最终还是被押赴刑场执行了枪决。 周磐交出的盖子后来移交给了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56年入藏湖南省博物馆。而那器身呢?自从被石瑜璋买走后,就被卖到了上海,后来又因为担心周磐追查,被偷偷运到了美国。 1925年,石油大亨洛克菲勒以8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器身。他发现少了盖子很遗憾,曾派人寻找但没找到,最后只好转手卖掉。此后器身就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地流转,数次现身拍卖行。 2001年,皿方罍器身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出现,湖南省博物馆原计划用300万美元将其拍下,但最终一位法国藏家以924.6万美元的价格拍走了。 2014年,器身再次出现在佳士得拍卖会上,这次湖南省政府展现了决心,联合国内企业,经过艰苦谈判,最终以2000万美元的高价成功购回。 2014年6月28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分离了近一个世纪后,皿方罍的器身和器盖终于在长沙合体,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那一刻,无数人为之动容,专家们热泪盈眶。 如今,这件被称为“青铜器之王”的国宝,静静地躺在湖南省博物馆的展柜中,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曲折的历史。 周磐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他当年强占的文物,会在半个世纪后创造奇迹,最终完罍归湘。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文物是民族的瑰宝,不是个人保命的筹码。 历史的正义不会因为一件文物而改变,但文物的回归却能照亮一个民族的文明之路。皿方罍的百年归家路,不只是文物的“团圆”,更是一段历史的归位。 信息来源: 完罍归湘——皿方罍长达一个世纪的归家路——人民网
1950年,国军中将周磐在昆明被俘,并判处死刑,就在快要被枪毙时,他忽然想到,自
良奥谈娱乐圈
2025-09-23 22:43:46
0
阅读: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