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白宫传来消息 9月21日这天,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对外正式官宣,从当天起,申请H-1B工作签证得额外交10万美元费用。 不过她特意强调,这笔钱不是每年都要交,也不会让已经持有签证的人重新入境时再掏钱,纯粹是申请时一次性要付的成本。 好家伙,十万美金!这数字听得人心里咯噔一下。按现在汇率,差不多七十多万人民币,顶得上二三线城市一套房的首付了。你说你是去美国工作,还是先给人家献上一份“诚意大礼包”? 别看官方说得轻巧,“一次性成本”听着好像挺合理,但仔细琢磨,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H-1B签证本来就是高技术人才的通道,很多程序员、工程师、研究人员,拼了老命挤进去,图的是职业发展、国际经验,甚至就是单纯想换个环境闯一闯。 现在倒好,门槛直接镶了金边——没钱?那不好意思,您再优秀也先靠边站。 有人说,这政策不就是变相筛选“有钱人”吗?还真有点像。 不管你多能干、多符合岗位需求,只要凑不齐这十万,连递材料的资格都没有。 这不是卡人才,这是卡钱包。美国不是一直喊缺科技人才吗?这么一来,到底是缺人才,还是缺“财”才? 咱们也别光看热闹。这政策一旦落地,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正在准备申请的人。 不少人可能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学英语、考证书、找雇主、凑材料,结果临门一脚,规则改了。 十万美金,对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 有的人得掏空积蓄,有的人得四处借钱,甚至还有人可能被迫放弃。 心酸不?真心酸。 还有一点挺耐人寻味:官方特意强调“不针对已有签证的人”。 听起来像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但实际上,这就是在分化群体。 已经在美国的,松一口气;还没去的,心头一沉。 这操作,看似公平,实则悄悄划了一条线——你来晚了,你就得多付钱。 其实这类政策背后,往往不只是经济账,更是一场心理博弈。 它释放的信号很明显:我们欢迎人才,但更欢迎“带资进组”的人才。 某种程度上,这已经偏离了人才引进的初衷,变成了一种软性筛选。 你说它不合理?它明码标价。 你说它合理?它又把人的梦想标上了价签。 不过话说回来,政策是别人的,路还得自己走。 有能力、有决心的人,不会因为一道门槛就彻底回头。 但这件事也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有自己的Plan B。 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条路上,尤其是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环境中。 你觉得这政策会不会后续还有调整?会不会有其他国家的签证政策跟进?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正在准备申请的朋友看到。 注: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撰写,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场,仅供读者参考。
就在刚刚 白宫传来消息 9月21日这天,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对外正式官宣,
大章章品味
2025-09-21 14:36:20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