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判后,特朗普以为万事大吉了,没想到中国在这个领域加强了管控 在中美贸易博弈

安之若素呐 2025-09-19 13:41:48

中美谈判后,特朗普以为万事大吉了,没想到中国在这个领域加强了管控 在中美贸易博弈的关键时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协议,以为大局已定,谁知中方同时强化稀土管控,这一举动将如何重塑全球资源格局? 中美贸易摩擦自2018年起持续发酵,到2025年进入新阶段。美国方面多次加征关税,中国则坚定维护自身利益。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关税。3月3日,又签署针对中墨加的行政令,再对中国加征10%关税。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100多个贸易伙伴征收关税,其中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34%,总关税达到54%。这些举措引发全球市场动荡,也促使中国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但面对美方单边主义,必须保护国家核心利益。4月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项政策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相关条例,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权益。出口经营者需向商务主管部门申请许可,确保合规操作。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直接关系国防、科技和经济,中国加强管理合情合理。 5月初,美中官员在日内瓦举行会晤,初步达成暂停贸易战的共识,双方降低部分关税水平。美方官员认为,中国将恢复向美国企业提供稳定稀土供应。但实际情况是,中国在让步的同时,并未放松对关键矿产的警惕。5月9日,彭博社报道特朗普政府考虑大幅降低对华关税,希望中方取消稀土出口限制。同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部署多部门专项行动,重点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涉及商务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等单位。这显示中国在谈判中保持战略定力,不会因一时协议而牺牲长远利益。 进入6月,中美贸易谈判进入高潮。谈判中,美方强调开放中国市场,但中方坚持依法审批出口许可,不针对特定国家,而是全球统一标准。 6月11日,特朗普公开表示,中美交易已完成,关系很好。他声称中国同意恢复稀土供应,并暗示美方关税将达到55%。但中方回应更注重事实。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强调,中国审查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依据法律法规,已批准一定数量合规申请,并将继续加强审批过程。这与特朗普的乐观表述形成对比,显示谈判虽有进展,但核心分歧犹存。中国在协议框架下,批准合格申请,但军事用途稀土未获批准,体现了谨慎态度。 特朗普以为万事大吉,以为协议标志贸易争端结束。但中国在稀土领域加强管控的举措,让他始料未及。6月17日,德国之声报道,中国稀土被视为对美反制王牌,但北京迟迟未全面出手,反映战略判断和政策惯性。实际上,中国早在2024年12月就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2025年4月扩展到更多稀土元素。这不是临时反应,而是长期框架的一部分。国家出口管制法提供法律基础,确保从矿产开采到出口的全链条追踪。 稀土对中国意义重大,占全球70%开采和90%加工份额。特朗普团队试图施压,迫使中国回到谈判桌,但忽略了中国在供应链的主导地位。英国金融时报6月8日报道,中国在新型超强磁铁、电池等领域具有优势,杠杆平衡向中方倾斜。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短期内给中国带来压力,但长期看,美国依赖中国稀土的现实难以改变。国防授权法案拨款12亿美元用于战略储备,但本土企业如MP Materials难以快速填补缺口。 中国加强稀土管控的原因在于防范风险。国际环境复杂,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等热点频发,战略矿产直接影响军事装备水平。特朗普的让步带有被迫成分,因为美国进出口都需要中国市场,强行脱钩后果难承受。中国必须保持警惕,防止美方翻脸。商务部等部门召开会议,强调全出口链条管控,打击伪报瞒报、夹藏走私等行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4月稀土出口量同比增10%至18962吨,但走私案件频发,需加强监督。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引入六个月出口许可证限制,增加美方不确定性。这不是针对美国,而是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华尔街日报报道,北京想保留这一杠杆,为未来谈判留有余地。特朗普威胁若无磁铁供应,将加征200%关税,但分析人士指出,这证明中国影响力。美国国防、电动汽车等领域依赖稀土,供应链中断将造成严重影响。 而贸易谈判中,美方若涉及台湾,必遭中方坚决反对。中国不吹捧美国,而是通过事实维护权益。稀土管控体现了中国战略智慧,推动合法贸易同时,保障国家安全。 未来,中国将继续完善出口管理制度。稀土不是贸易战的全部,但它是关键一环。特朗普以为协议结束一切,但中国加强管控显示,博弈远未止步。全球贸易需公平互利,中国愿与各国合作,但绝不牺牲核心利益。这场较量考验耐心和实力,中国有信心应对挑战。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安之若素呐

安之若素呐

安之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