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9月15日发文说:“我们的坦克兵的勇敢和精准、坦克的火力和机动性——一如既往,对于保卫乌克兰阵地和摧毁俄罗斯士兵、他们的阵地和防御工事仍然至关重要。 在我们的作战旅中,有超过100个坦克营在执行任务,这些部队都是经验丰富的部队——在欧洲是一支强大的坦克部队。我们为这些战士感到自豪。乌克兰愿意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分享这些经验。 今天,我们向最优秀的战士们颁发国家勋章——那些在保卫我们的国家和阵地中功勋卓著的战士们。我再次祝贺我们所有的坦克战士们。谢谢你们。” 泽连斯基提到的坦克兵勇敢与精准,在红军城的街巷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今年8月,乌克兰武装部队第155机械化旅的豹2A4坦克冲入这座被俄军围困的城市中心,视频画面显示这些德制战车在废墟间快速穿梭,炮塔不断旋转搜索目标。 其中一辆坦克在遭遇俄军FPV自杀式无人机袭击时,车体装甲成功抵御了爆炸冲击,车组人员随即调整战术继续推进。这场战斗成为西方援助装甲装备实战效能的重要证明,也让泽连斯基的发言有了具体战例支撑。 但战场的残酷远不止这些镜头呈现的片段。俄罗斯军队在顿巴斯地区构建的防御体系,正在重塑现代坦克作战的规则。红军城外围布设的混合雷场创造了二战后欧洲最高的地雷密度,每平方公里范围内埋藏着4200枚反步兵雷和1800枚反坦克雷,最外层甚至部署了用美国ADM160诱饵弹改装的延时诡雷。 乌克兰坦克兵必须在这些死亡区域中开辟通道,同时还要应对空中与地面的多重威胁。俄军部署的"克利赞塔马-S"反坦克导弹系统能在6000米距离外发动攻击,其毫米波雷达与激光束复合制导方式确保了超过80%的命中率,串联式高爆战斗部足以穿透西方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 俄罗斯空天军的卡-52武装直升机频繁出现在战场上空,这些被称为"飞行坦克"的空中平台携带Kh-39空对地导弹,专门猎杀暴露在开阔地带的装甲目标。 今年8月下旬,赫尔松右岸的安东尼夫卡村附近,乌军第34旅的装甲纵队就遭到这种直升机的突袭,多辆装甲车被精准击中后起火焚毁。 乌克兰坦克兵的损失数字足以说明战场环境的恶劣。根据开源情报统计,截至2025年7月,乌克兰武装部队已损失各类坦克及装甲车辆7600多件,其中不少是西方援助的先进装备。 8月22日发生在沙别利基夫卡村的悲剧尤为典型,乌军第156机械化旅在集结过程中遭到俄军苏-34轰炸机的精确打击,3辆坦克和22辆步兵战车在FAB-500滑翔制导炸弹的轰炸下变成废铁,整个旅几乎失去作战能力。 面对这样的困境,乌克兰坦克兵正在发展新的战术体系。在红军城的战斗中,乌军采用"打了就跑"的机动战术,利用豹2坦克的快速突击能力冲入俄军阵地,完成射击后立即撤离至预设掩体。 这种战术有效规避了俄军反坦克导弹的锁定,但对车组人员的驾驶技巧和战术协同提出了极高要求。他们还学会了与无人机部队密切配合,先用自杀式无人机清除俄军反坦克小组,再让坦克部队推进扩大战果。这种步坦协同与无人装备结合的模式,正在成为乌军对抗俄军防御体系的核心战法。 泽连斯基的发言也暗含着对西方盟友的期待。尽管北欧三国刚刚提供了5亿美元援助,但乌克兰装甲部队的损失速度仍远超补充速度。 美军承诺的M1Abrams坦克仅少量抵达前线,且尚未有公开的实战记录,而德国制造的豹2系列坦克已成为乌军装甲力量的中流砥柱。这种装备依赖让泽连斯基必须不断证明坦克兵的战场价值,才能持续获得西方的军事支持。 战场之外的电子对抗同样激烈。俄军电子战系统能干扰坦克的火控雷达和通讯系统,迫使乌军车组人员在关键时刻改用传统光学瞄准具。乌克兰军队则通过俘获的俄军电子战设备逆向研究,开发出针对性的反制装置。 这种无声的技术较量,直接决定着每辆坦克在战场上的生存概率。红军城那辆抵御了无人机袭击的豹2A4坦克,正是得益于临时加装的简易电子干扰器,虽然技术简陋,却在生死瞬间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前的战争形态正在重塑人们对装甲部队的认知。俄罗斯军队虽然损失了超过4000辆坦克,却通过反坦克导弹、无人机和电子战系统构建起立体防御网络;乌克兰军队则依靠西方援助的先进坦克和灵活战术,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维持着防御态势。 泽连斯基强调坦克兵的重要性,实质上是在肯定一种传统作战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的适应性变革。那些驾驶着重型装甲车辆在雷场和无人机威胁中冲锋的士兵,正在书写着坦克作战的新篇章。
乌克兰方面的消息称:在哈尔科夫地区,乌军找到并接收了数辆T-72B3M坦克,这些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