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还是亮剑好使,北京阅兵震撼全球后,日本做出重大转变。日本向中方作出解释和承诺,已决心不再重蹈历史覆辙。 9月3日的北京阅兵,不光震撼了全世界,还让不少国家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特别是日本,几天前他们还在四处活动,试图阻止各国参加这场阅兵。 但随着阅兵的结束,日本的态度突然大转弯,竟然表示要坚持和平发展,要和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这一转变让不少人感到有点“意外”。 其实早在8月底,日本他们偷偷摸摸派人去各国大使馆走动,绕着弯子说,要是去参加中国阅兵,可能会“影响两国关系”。不光这样,他们还给欧亚二十来个国家发了外交函件,说中国这纪念活动“太揪着历史不放”“带着反日味儿”,劝人家“好好想想再决定”。日本驻华大使馆也跟着凑热闹,发声明暗示中国“反日情绪在涨”,摆明了想在舆论上给中国添堵。可他们没想到,这些小动作根本没起多大作用。 9月3号当天,26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来天安门看阅兵了,这里面甚至还有北约成员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来了,发言时特意强调,联合国就是在反法西斯胜利的基础上建起来的。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都在社交平台上发了帖子,祝中国的庆祝活动顺顺利利,还提了一嘴“那些特别不友好的外国侵略者”。这可把日本媒体急坏了——谁都明白,这话指的就是二战时候的日本。 更让日本觉得有压力的,是阅兵上亮出来的那些中国装备。这次咱们可是拿出了不少硬家伙。战略打击群里的东风-26D高超音速导弹一现身,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它能在大气层边上滑着飞,速度超10马赫,现在的反导系统基本拦不住。 还有鹰击-21反舰导弹,射程能到1000多公里,就是专门收拾航母这种大吨位军舰的。海军方队里,福建舰航母战斗群已经形成战斗力了,075型两栖攻击舰也造了不少,095型攻击核潜艇的噪音更是降到跟海洋背景音差不多,很难被发现。 空军那边更厉害,歼-20S双座隐形战机带着“忠诚僚机”无人机系统,一架就能指挥4架无人机作战,搭配的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能打400公里外的预警机。这些家伙亮出来,就是明着告诉全世界,中国有能力护好自己的安全。 阅兵结束还不到24小时,日本就变卦了。9月3号晚上,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就开了记者会,说了三句话:一是他们一直在关注中国阅兵,但不好评价人家的用意;二是日本肯定走和平路线,绝不再犯过去的错;三是中日得推进战略互惠,保持建设性的稳定关系。这话说得跟之前的强硬态度完全不一样,有媒体调侃,日本这变脸速度比翻书还快。 那日本为啥突然软下来了?首先,中国阅兵得到的国际认可,比日本预想的多太多了。好些国家都用去参加阅兵的方式,认可中国记着历史、维护和平的态度。连美国态度都挺微妙,五角大楼居然允许驻日美军派观摩团来,理由是“增进互信”。日本要是再硬撑着,就成国际上的少数派了。 其次,中日之间的生意做得太大,2024年两国贸易额都超3700亿美元了,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有太多利益,他们可不想因为政治上的对立影响赚钱。最后,中国亮出来的军事实力,让日本不得不掂量掂量对抗的代价。反舰、反介入能力一上来,日本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动作风险就大了不少。 不过话说回来,日本这转变里也藏着矛盾。嘴上说着要和平,可军费却一年比一年多,2024年都占到GDP的2%了。他们还改了安保法案,跟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凑在一起搞军事合作,自卫队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连“出云”号准航母都改成能停F-35B战斗机的了。 这些做法,跟他们说的“和平承诺”根本对不上。更关键的是,历史这道坎还没过去。日本教科书里对侵略历史写得模模糊糊,靖国神社那事儿也时不时冒出来挑事,这样一来,周边国家怎么可能真的信任他们? 其实中国搞阅兵的目的很清楚,不是为了显摆武力,就是为了纪念历史、守住和平。日本这次态度转变,说到底是算过现实利益后的选择。接下来中日关系能怎么走,重点还得看日本实际怎么做。要是只动嘴不动手,背地里还接着试探底线,那这次转变就没任何意义。但如果能借着这个机会,好好正视历史,在合作上多拿点诚意出来,两国关系说不定真能往前迈一步。毕竟中国一直敞着门愿意对话,但也绝对不会纵容任何触碰底线的行为。
英国刚把俄冻结资产的13亿美元利息转给基辅,梅德韦杰夫就发话了:那我们就收割乌克
【114评论】【15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