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瑞士机械表卖不动了?内行人的这番话道出其中真相: 上世纪70年代那场石英

史说畅谈 2025-11-28 14:42:34

为什么瑞士机械表卖不动了?内行人的这番话道出其中真相: 上世纪70年代那场石英危机,日本精工一推出Astron石英表,精度高到每月误差几秒,成本还低,瑞士机械表直接被打蒙了。瑞士当时死守传统,专注手工机芯,结果从业人数砍掉七成,出口从1970年的高峰直线下坠,好多老厂子关门大吉。瑞士人后来才醒悟,转向高端奢侈定位,强调工艺和传承,靠Swatch塑料表救了场,出口才慢慢回血。到80年代末,机械表又火起来,拍卖会上老款动辄上百万。可这套路玩了几十年,没大突破,复杂功能像三问、万年历,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定型了,现在顶多在机芯上多磨几道花纹,精度跟普通货没啥区别,一个1920年代的怀表搁现在测,还能达天文台标准。 内行人说得直白,机械表发展卡壳了。硅游丝和精工的SD设计是少数亮点,可没普及到大众款,高端玩意儿还是那点儿老把戏。石英表不光准,还便宜批量产,机械表在精度上早输了。更别提穿戴设备,2024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1.1亿台,手环2682万台,市场规模冲到1200亿美元,中国份额占65%。苹果Watch Ultra 2带双频GPS,能在雪山或车祸现场定位,华为Watch 4 Pro预警血糖,三星亮度飙2000尼特,阳光下还清清楚楚。年轻人左手戴块入门机械表听响儿,右手智能表续命,这叫“仪式感加实用”。机械表呢?就走时,顶多月相显示,年轻人玩AI、无人车,哪有空伺候上发条的铁家伙。 再说瑞士表的卖点,靠营销包装成奢侈品,瞄准中产和暴发户。真土豪哪把表当回事儿,经济一紧,中产缩兜,新人少,销量崩盘正常。以前中国人穷惯了,总觉得瑞士货牛,现在不一样,年轻人眼尖,不吃那套“传承给下一代”的洗脑。2024年中国市场出口额掉25.8%,香港18.7%,二手劳力士热门款像迪通拿,从35万人民币跌到22万,掉30%。低端200-500瑞士法郎区间出口腰斩,500-3000的更狠,降超30%。底层不戴表了,低价款积压,高层也站不住。即便经济回暖,风口也转了,不会再宠这没实用价值的物件。 科技冲击是硬伤,智能表不光抢蛋糕,还分了层。2025年智能手表销量预计涨5%,华为全球份额16.9%,苹果16.2%,小米14.7%,三星也增24.3%。这些玩意儿测心率、接电话、导航,还省血糖试纸钱,5000元以下直接碾压机械表。瑞士品牌试水融合,泰格豪雅出互联机械表,斯沃琪联欧米茄推陶瓷NFC MoonSwatch 2.0,百达翡丽搞分期年轻化。可效果慢,2024年前11个月出口还降2.7%。美国加31%关税更雪上加霜,摩根士丹利估对美出口再掉20-25%,损失超5亿瑞士法郎,行业或丢5000岗位。 两极分化明显,头部品牌稳如老狗。劳力士2024年卖117.6万只,营收105.8亿瑞士法郎,占32.1%,卡地亚68万只,欧米茄稳前三,百达翡丽、爱彼涨9%。超过3万瑞士法郎的贵金属表贡献84%增长,古董表拍卖成交增5%。可中低端惨,入门级掉15%,Swatch集团全年销售额降14.6%,净利润砍75%到2.19亿瑞士法郎。LVMH手表珠宝板块前三季降5%,历峰钟表业务Q1掉13%,中国市场暴跌27%。 内行人总结,机械表不会灭,但市场缩水,用途少。底层让给智能,中层变情感玩具,顶层成移动资产。2025年出口预计再降,关税、地缘冲突加压,中国从下半年复苏,但旅游消费拉不动整体。品牌得融合创新,环保材料、AI结合、定制化,Z世代看重可持续、智能、个性,不然,瑞士表这行当,就真得从头学着跟科技赛跑了。

0 阅读:12
史说畅谈

史说畅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