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认真看乌克兰,是在冬天的直播里,镜头抖动,发电机的声响像喘气。那一刻我意

对芒果过敏啊 2025-11-28 10:16:22

我第一次认真看乌克兰,是在冬天的直播里,镜头抖动,发电机的声响像喘气。那一刻我意识到屏幕外有人在挨冻。后来,公司来了个乌克兰外教,中文不太好,点外卖总点错。他说家里地下室放着面粉和蜡烛,手机里装着警报软件。他不聊政治,只担心妈妈的胰岛素。 我问他为什么不回。他说回去更危险,留下又愧疚,两头都不是路。街上有人偏东,有人偏西,吵完还要一起买菜。真正撕裂的不是地图,是邻里关系。我们这边讨论喜欢用大词,轮到他,只剩三个字:活下去。领袖有没有演技,对他不重要,重要的是停电多久,汇率会不会再跌,明天还能不能上班。 时间拖长了,援助像滴灌,一阵一阵。每次新闻说快结束,他就把箱子封好;过两天又拆开。久了人会麻木。有人走了,有人留下。留下的,学会在夜里数发电机的声响,学会把窗缝塞严。 我不拿键盘当法官。我能判断的是,夹在两端的国家很难。站哪边都要付价。把政治当表演,观众容易上头,结局往往更冷。我们更该警惕的是被情绪牵着走,新闻滚烫,生活却要靠柴米油盐。 这几年,我在群里见过募捐,也见过谣言。热度总会退,账却一直在。等停火真的落地,谁来收拾烂摊子?回家的路还在不在?邻里还能打招呼吗?这些问题没那么快有答案。 他后来突然没消息。一个月后,凌晨收到他发来的语音,说搬到靠海的城市,那里风很大,晚上能听见浪。他说如果一切结束,第一件事是带妈妈去看日出。我没回太多,只说保重。 我对这事的看法很简单:小国不该被鼓动去冒险,大国也别把棋盘摆在人家门口。普通人的命不是筹码。我们隔着屏幕看世界,更要学会冷静,少用口水,多用常识。 剧终未必是终点,重建是更长的路。希望他能等到那天,也希望我们在下判断时,先想想他们的日子

0 阅读:0
对芒果过敏啊

对芒果过敏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