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军突然动真格了 2025年11月25日凌晨,俄罗斯动用了464架无人

博厚百灵 2025-11-28 06:28:59

就在刚刚 俄军突然动真格了 2025年11月25日凌晨,俄罗斯动用了464架无人机、十数枚巡航导弹,甚至包括4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猛烈袭击乌克兰境内关键的军工、能源和后勤节点。 夜里灯一盏盏灭下去,警报拉满格,玻璃在气浪里发抖。有人抱着充电宝下地库,有人拎着保温壶赶去医院。这不是一次争夺街区的推进,而是冲着电、油、轨道和仓储来的。先用无人机搅乱节奏,再用导弹敲关键环节,最后高动能弹头盯着最难修复的节点。不抢线,不占点,掐的是供给。 “匕首”露面,让外界只剩一个问题:拦得住吗?基辅方面说打掉一枚,但没有第三方证实。说真话,这一层比胜负更像是信息战。拦住,士气能顶一截;没拦住,下一轮防空的部署就得重排。冬天刚上门,取暖、电梯、透析机都离不开电,打电网就是打心理。政府要在限电和稳定之间找平衡,迟了就是怨气,快了就是风险。 西方的支援也没以前那样干脆了。预算要过会,弹药要排队,补给链条每晚都被算账。俄罗斯这一击,像是在告诉所有人:能打、敢打、还准备继续打。也是一种议价,把筹码摆到桌面上,让对手先看见代价。基辅那边的和平框架删了不少条目,态度在变,但变得不够快,就会被火力催着变。 别以为只有乌克兰吃亏。高端弹药不是自来水,生产线扩一截要好几个月,财政也要接住。对俄方来说,连绵的夜袭能打出声势,也会吞库存。对乌方而言,防空越打越分散,维护成本往上走,抢修队要在零下的风里连夜换变压器。这不是谁一脚踩停谁,而是谁更能熬、谁的修复更快、谁的民心更稳。 接下来48小时,是观察点。会不会有第二轮补刀?黑海方向会不会配合无人艇?铁路枢纽会不会出现更密集的扰断?如果基辅选择反击边境设施,西侧援助会不会再犹豫一次?如果出现大面积断网,学校和医院怎么顶过去?问号越多,说明主动权还在火力强的一方手里。 我的看法是:这是一次节奏战。看似打设施,实际抢时间。谁能把对方逼进应急模式更久,谁就能在谈判里多一句话权。短期内,袭击频率可能上行,地面前线变化不大,但工厂、变电站、数据中心会更“忙”。冬季如果没挺住,明春谈判的底色就定了。而我们看这场冲突,别被口号牵着走,先看电表、油表、库存表,再谈立场。你觉得下一个关键点,会落在空中、海上,还是网络里?

0 阅读:560

猜你喜欢

博厚百灵

博厚百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