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也觉得蜜雪冰城砸钱买个一年才赚100多万的小牌子,多少有点“冤大头”的意思。但现在回头看,这步棋反而精准踩在了传统酒业的软肋上。 福鹿家虽然起步低,但蜜雪下场之后直接起飞:冷链、门店网络、加盟模式、供应链,全都复用了奶茶那一套,连红白门头都不换,直接在熟人圈内扩张。从加盟成本到产品定价,蜜雪把“价格战”打到了啤酒市场——5块钱一斤的鲜啤,放谁身上都是降维打击。 传统品牌还在讲“文化”“年份”“社交仪式”,蜜雪已经把啤酒拉回了生活场景。这种消费心智的转变,正是年轻人买单的逻辑。 你可以说福鹿家暂时不赚钱,但它撬动的是一个正在重构的市场。精酿、女性、小镇青年、家庭微醺,这些人原本不喝传统啤酒,现在通通成了潜在用户。 蜜雪的底气,是它深谙“便宜+够用+方便”才是当代主流的硬通货。谁能把“喝一杯”这件事做得够便捷、够便宜,谁就能赢下一片市场。 福鹿家只是开始,接下来恐怕轮到卤味、零食、下酒菜都被蜜雪一网打尽。传统品牌要小心了,蜜雪真正改变的,是整套做消费品的底层玩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