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张作霖治下的铁路局长常荫槐因公出差。听手下说头等包厢有个男客,不买票

不急不躁文史 2025-11-26 20:57:30

1925年,张作霖治下的铁路局长常荫槐因公出差。听手下说头等包厢有个男客,不买票还嚣张跋扈,于是前去查看。 京奉线上那天风大,车刚进站,站台一片白汽。 稽查员跑来,说头等包厢里有个奉军团长,不买票,占着座骂人,还拔枪吓人。常荫槐听完,转身上车。团长看到来的是铁路局长,反倒更横,枪往桌上一拍:“军装就是票。” 结局突然翻了面。枪被夺下,人被拖到站台,他报请张作霖,当众处决,那是一九二五年。 奉军上下都傻了眼,一个铁路局长真敢在站台上杀团长。 消息回到大帅府,张作霖只丢下一句:“这小子,有种。” 这个“有种”的人,底子不薄。一八八八年,他生在吉林梨树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籍山东寿光,常家搬到梨树西北刘家馆子乡,在东北扎了根。 兄弟四个,他排老四。大哥常荫廷是甲午科举人,在黑龙江做过县知事和道尹,当过交涉员、铁路总办,还进过省政府参议。常家在讷河县境内田地成片,“天亮骑马巡地到天黑还没到底”是管事人的话。沈阳天后宫附近还有一处“常公馆”,说明这家人在东北很站得住。 一九一零年,他从奉天法政学堂毕业,大哥把他带到黑龙江谋职,先在都督府军需科挂名,很快进黑龙江陆军第一师,当少校军法官。 军法这一行讲究“硬”,他断案不认情面,得罪人不少,却被师长看中。 之后许兰州投靠“东北王”,部队改编成奉军,常荫槐也顺势成了奉系的一员。 一九二二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打起来,几路奉军溃败,往关外乱撤,沿途抢掠,军纪散光。 张作霖急得翻人,想起这个军法官,任命他为奉天全省军警执法处处长。 常荫槐上任,对溃兵下重手,很快压住乱局,让奉军好歹有点样子地退回关外。一九二三年,他兼祧昌道清乡督办,重兵剿匪,手段极狠,也招来“污良为匪”的控告,这事压了下去,他在刀口上又挨过去一次。 真正把他推到台前的,是京奉铁路。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军把这条线当自家后院,“妈拉巴子是月票,后脑勺是护照”,无票乘车成了惯例。一九二五年他接任局长,把规矩写死:各大车站派武装稽查,军官一样得出示车票。站台枪决团长,是一记重锤。 张作霖五夫人的厨师,无票强占头等包厢,被赶下车,他又命人在站台当众杖责。 厨师回去哭诉,寿夫人去大帅府说理,张作霖却说:“正需要这种人。”从那以后,奉军再上车,多多少少收敛了一截。 职位也一路往上,一九二六年,他兼任奉军政务处处长、交通司令;一度在交通部唐山大学挂校长名号;一九二七年起,进北京政府交通部,当次长、代理总长,一九二八年兼管奉海铁路局。军、政、路几条线系在一身,权势越聚越重。 对外,日本盯紧东北。 一九二七年夏,田中义一内阁密议“满蒙五路”,十月签成“新五路协约”,约定五条铁路交日本承包,须另行正式签字。 一九二八年五月,日本代表到北京逼签,张作霖点名让常荫槐落笔,他硬生生拒绝。 后来日方要求东北当局承认新约,他回一句“保安会并未承认新合同”。同年六月四日,专列在皇姑屯被炸,张作霖重伤不起,他在车上,只因临时起身走到车厢接头处,被震倒在地,落了个轻伤。 老帅一倒,奉系就得推新主心骨,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三日,张学良召集奉系元老,在东三省军民联合会议上选保安总司令。 张作相表示“子承父业”才合情理,愿全力辅佐少帅;杨宇霆是“士官派”代表,有老资格。举手表决时,多数人投向张学良,只有常荫槐那只手没抬,从那天起,他站在杨宇霆那一边。 同年奉军从北京撤退,他下令把京奉路机车和车辆全拖回关外。 南京方面派京津卫戍司令阎锡山向张学良交涉,张学良同意放回,他回一句:“这是我的事,这些车归我管,他管不了我。”七月,他升任黑龙江省省长,借着家族旧网和杨宇霆在兵工上的支持,擅自动用铁路资金,编练大约二十个营山林警备队。 张学良明确反对,他照旧我行我素,东北当局的戒心一点点攒起来。 一九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张学良通电全国,降下五色旗,升起青天白日旗,宣称服从国民政府。 沈阳城里各机关、学校、商号都换旗,杨宇霆、常荫槐两家公馆却一直没挂。 几天后,火气有了出口。 常荫槐先从黑龙江赶到沈阳,要张学良罢免中东路督办吕荣寰,改用和自己关系密切的刘哲,还拿着纸笔,当面逼少帅签字。 事没成,他出门后怨言四起。 一月十日下午,他和杨宇霆再进帅府,提出成立东北铁路署,以他为督办,说这样就能把中东铁路抓在手里。两人拿出事先拟好的文件,催张学良立刻签字。 张学良只说东北局势刚稳,涉外交之事得慢慢议。常荫槐撂下一句“少扯这些,赶紧签”,一点面子也不给。 人前脚离开,命令后脚就下去了。 傍晚,沈阳飘着雪,帅府老虎厅里,卫士已经布好。 杨宇霆、常荫槐照约而来,落座,拿出文件等签字。门被推开,卫士一拥而上,把两人按在椅子上,当场宣读“反对易帜、阻挠统一,奉命立即处死”。 几声枪响,血迅速浸透老虎厅的地毯。 那个在站台上不眨眼枪决奉军团长的铁路局长,最后也被一句“立即执行”扣死在自己的时代里。

0 阅读:62
不急不躁文史

不急不躁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