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个战士在炸日军碉堡时,把炸药包放错了位置,引爆后日军碉堡完好无损,副团长正要发火,却被眼前一幕惊呆:日军枪声,突然停了! 1941年鲁中战场,八路军围攻徐家楼日军据点,战士刘厥兰扛炸药包摸黑上前,本该精准炸塌碉堡地基,谁知手滑放歪位置。爆炸烟尘散尽,碉堡稳稳当当没倒,副团长火冒三丈正要发作,冷不丁日军那阵密集枪声戛然而止,整个阵地死寂一片。 说起1941年那场徐家楼战斗,得先谈谈当时鲁中根据地的形势。日军在山东蒙阴一线修了不少据点,徐家楼就是典型,碉堡三层高,墙体用碎石夹混凝土,足有三十厘米厚。八路军第五支队想夜袭拔掉它,好切断日伪军补给线。 可日军火力猛,九二式重机枪一梭子下去,战士推进难如登天。支队连续两天强攻,用湿棉被裹木头的土坦克往前推,结果两名爆破手牺牲,坦克成筛子。团部一看,这硬碰硬不行,得想新招。 王凤麟作为副团长,爆破专家出身,赶紧调整计划,让三营佯攻吸引火力,刘厥兰单枪匹马从排水沟侧翼摸过去。刘厥兰从小在煤矿听炸药响,练就辨位本事。他接任务时,王凤麟在地图上圈出东南角地基主筋,说那里是墙体弱点,炸药贴紧准行。 刘厥兰背二十斤炸药包,趴沟里两小时,冻得手指发僵。情急下,他没摸准位置,把包塞进墙中段石缝,高出一米多。导火索点燃,轰一声闷响,冲击波顺夹心层钻进去。日军里面六十二人,全震得七窍流血,死状均匀,身上没弹孔。 副团长本想骂人,一看这结果,傻眼了。原来碎石层传震放大,密闭空间里波浪反弹,内脏直接碎裂。这叫冲击波爆破法,歪打正着戳中要害。王凤麟马上总结,这法子不拆墙,直取人命,省弹药减伤亡。 他早年留学苏联伏龙芝学院,学爆破声学,回国后结合矿井经验,教出一堆徒弟。刘厥兰就是其中翘楚,两人师徒搭档,专攻土法攻坚。徐家楼一战后,这招传开,鲁中军区攻坚伤亡降四成。 茅茨据点那回,刘厥兰就这么干,敌人没开一枪全完蛋。天桥崮战斗,他借山体反射波,一次端三个连环堡,得了壁虎爆破手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