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山东青岛的街头,一名男子站在煎饼摊前迟迟不肯离开,眼神在摊位和自己攥紧的口袋间反复打转。犹豫了好一会儿,他才上前,声音压得很低:“老板,我身上就剩2块钱了,能不能……能不能买一张饼?”说着,他红了脸补充,自己已经饿了一整天,实在没办法才来问。 摊主抬头看了看男子疲惫的模样,没等他把话说完就摆了摆手:“钱不用给了,你等着,我给你做个厚点的,加个蛋。”转身忙活时,他又多拿了一瓶饮料放在一旁。等热腾腾的煎饼递过去,展振渊又从兜里掏出些现金塞给男子,还顺口问了句:“你是不是在找工作?我这正好缺个人帮忙,要是不嫌弃,明天就能来。” 男子愣了半天,接过煎饼的手都有些抖,连说了好几声“谢谢”。如今小伙已经在摊子里干了快半个月,每天早早到岗,擦桌子、备食材都格外认真,遇上顾客多的时候,还会主动搭把手。 有人问展振渊为啥这么帮衬一个陌生人,他笑着说起了自己的过往:“20多年前我刚到青岛打工,也跟他一样,饿过肚子、找不到方向,是街头陌生大爷给的半个馒头、工友递的一杯热水帮我扛了过来。”他说,看到这小伙,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与其说我在帮他,不如说我在帮20年前的自己。” 当年受的暖,如今变成了递给别人的煎饼、提供的工作,这份从20年前延续下来的善意,没有轰轰烈烈,却格外动人。它就像煎饼摊飘出的香气,不浓烈却实在,能熨帖饥饿的胃,也能照亮困境里的路。原来善意从不是孤立的瞬间,而是一场跨越时光的接力,你曾收到的温暖,终会成为你递给别人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