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去年夏天,发小急着找我,说家里父亲生病急需手术,还差5万块钱,承诺半年后一定还。想着多年情谊,我没多犹豫,当天就转了账,连借条都没让写。 万万没想到,半年期限一到,我试探着提还款的事,他却支支吾吾推脱“手头紧”。又过了三个月,家里急需用钱,我再次催还,他居然翻脸不认人:“你至于这么逼我吗?当初借钱时说得好听,现在就差没上门抢了!”更过分的是,他还在朋友圈造谣,说我“趁人之危放高利贷”“为了钱不顾情面”,把自己塑造成受害者。 我拿着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对峙,他却死不承认当初的承诺,甚至说“那是你自愿帮我的,我没逼你”。那一刻,我不仅心疼5万块钱,更寒心多年的情谊,居然抵不过一场自私的算计。 仔细想想,这种“借钱时是孙子,还钱时是大爷”的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本质上是人性的贪婪和自私在作祟:有些人把别人的善良当成理所当然,把朋友的帮助当成可以随意消耗的资源;更有甚者,为了占小便宜,不惜颠倒黑白、毁掉信誉。 这种行为的危害远不止个人财产损失:它破坏的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让“互帮互助”变成“避之不及”,让越来越多的人不敢轻易伸出援手。当善良被利用、信任被践踏,整个社会的信任成本都会越来越高,最后受伤的是我们每一个人。 经历过这件事,我也算吃一堑长一智,总结了几个实用的建议: 1. 借钱给任何人,哪怕是至亲好友,都要写清楚借条,明确借款金额、还款日期和利息(如果有),留存转账记录; 2. 大额借款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因为面子问题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 3. 遇到赖账、倒打一耙的情况,不要忍气吞声,及时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要让恶人得逞。 永远不要高估人性的善,也不要低估人性的恶。善良是美德,但必须带点锋芒;信任是基石,但不能毫无底线。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值得掏心掏肺,也不是所有的善意都能得到回应。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提个醒:借钱需谨慎,交友要留心。别让你的善良,成为别人伤害你的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