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面击败特朗普后,第二个“关税战胜国”出现了! 当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取消

晶林核星 2025-11-26 15:37:16

中国正面击败特朗普后,第二个“关税战胜国”出现了! 当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取消部分巴西农产品高达40%的关税时,这个决定在美国超市的牛肉货架上早已写下注脚,碎牛肉价格同比暴涨26%,咖啡价格飙升19%,美国民众的餐桌正承受着关税战的反噬。 尽管白宫将此举包装成“贸易谈判进展”,但美媒毫不留情地揭穿:这是通胀压力下的被迫妥协。 这场较量的特别之处在于,巴西并非传统强国。在特朗普掀起全球关税战的棋局上,卢拉政府展现出令人惊讶的韧性。 当美国试图将前总统博索纳罗的政治议题混入贸易谈判,这位巴西领导人选择正面回击:“我们不会让步。” 支撑这份底气的,是巴西牛肉占美国进口市场13%的份额,是423亿美元年出口额中可转向中国的新兴渠道,更是金砖国家特有的资源禀赋。 美国牛群规模骤降至70年最低的警报,与超市里每磅6.3美元的牛肉价格形成尖锐对比。当特朗普发现对国内肉类垄断企业开刀远比进口巴西牛肉更艰难时,关税大棒终于转向。 这幕场景仿佛中国故事的续集,继中国之后,巴西成为第二个让美国在关税战中后退的国家,尽管只是局部突破,却足以撼动“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特朗普政府宁愿对阿根廷开放2%的牛肉进口配额,却始终绕不开巴西这个主力供应源。就像瘾君子无法戒断依赖,美国在牛肉、咖啡等刚需品上的软肋,恰好撞上了巴西的产业优势。 当卢拉政府加速开拓亚洲市场,美国餐桌上的危机反而成了巴西谈判的筹码。 这场博弈揭示出当代贸易战的新逻辑:在全球化供应链中,没有绝对的强者。 美国可以靠市场优势胁迫越南接受“零关税”条款,逼迫日本献上5500亿美元基建投资,但当对手掌握着不可替代的民生必需品时,关税武器反而会反弹伤及自身。 就像中国凭借稀土和全产业链坚守阵地,巴西用牛肉和咖啡证明了“不对称反击”的威力。 目前美巴谈判仍陷于僵局,但特朗普的这次退让已传递出关键信号:中期选举临近时,选民的餐桌比政治博弈更重要。 当美国民众开始为早餐咖啡和周末烧烤忧心时,任何政治家都不敢赌上民生底线。 这种内部压力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只要找准美国软肋,就能在看似不对等的较量中赢得转机。 您认为巴西此次迫使美国让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在全球化贸易中,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构建自己的“反制筹码”?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独到见解!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晶林核星

晶林核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