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傻乎乎地只盯着你家娃的总分了! 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大实话,在济南中考这趟浑水里,有时候,你孩子在他那个学校排第几,比他卷面考了多少分,要重要得多得多。 懂了吗?这就是“指标生”的底层逻辑。 说白了,就是每个初中都有几个保送自家孩子进好高中的“内部推荐名额”。这名额,不看全市大排名,就看你在自己学校这个小池子里,排第几。 所以你看到了奇葩的一幕:在普通初中,一个孩子可能分数不算顶尖,但因为在校内排得够靠前,稳稳当当拿着指标生名额进了重点。 而在育英那种神仙打架的牛校里呢?中上游的孩子,分数可能比前面那个孩子高一大截,但因为校内排名不够顶,指标生名额轮不到他,只能被扔进“统招”的血池里,跟全市的学霸一起卷生卷死。 残酷不? 所以,普通学校的孩子,别做梦光靠裸分去硬刚省实验、历城二中了,那机会渺茫得跟中彩票差不多。你们最大的、也是最现实的指望,就是死死盯住校内排名,抓住那个属于你们学校的指标生名额。 最后一年,家长要干的,不光是做好后勤。 你得像个参谋,去打听,去计算。 目标高中去年在咱们学校录的指标生是校内第几名?你娃现在排多少?还差多少分能挤进去? 有时候,孩子拼一把,多考个10分,在自己学校里可能就前进了几十个名次。 这几十个名次,隔开的,可能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哪是考试啊,这根本就是一场信息战和策略战。

用户68xxx59
进了省重点就完事了?一本率99%的省重点,你家普中进去的指标生正好填1%的坑。跟着神仙后面打架,课快的飞起,成绩垫底老师天天电话家长,娃每天作业做不完一到考试还是40、50。学到奔溃一到高考还是二本,反观没搞到指标的的学生在普笑是老师的心头宝,他们是冲击一本的希望。每次考试年级前几,家长老师天天夸,娃上学轻松又愉快。高考结束运气好的进一本运气差的和指标生上同一所二本。好像都一样,可是前面三年可大不一样